“徐叔,你這頭盔戴著挺合適的。”
林向北這個時候笑著揶揄了一句,誰叫老酒鬼之前裝逼裝高手,賽道練習就連頭盔都不戴一個,現在撞車也知道認慫了。
“這跟你開車有關系嗎?”
老酒鬼自然也是聽出了林向北話中的調侃味道,于是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本以為按照這小子的技術,在賽道內試車練習一下應該沒什么問題,結果沒想到第二個彎就撞了。
“記住了,拉力賽道很多路段摩擦系數遠低于鋪裝路面,賽車輪胎是咬不住地的,車速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否則就會出現剛才徹底失控的局面。”
“而且有些急彎漂移需要大幅度甩尾,手剎能讓車屁股甩的角度更大,并且不會影響到車頭穩定性以及前輪的轉向,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用手剎比腳剎更好。”
“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在漂移滑動過程之中,油門才是控制整車的方向、路線跟位置,方向盤只決定左右罷了。你用腳剎把四輪全部鎖定,就很難再用油門去做調整,哪怕不斷點剎也不行。”
老酒鬼這個時候沒有以往那種玩世不恭的態度,而是很認真的告訴林向北,有關于拉力賽車漂移的重點。
以老酒鬼的賽車經驗,他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林向北是把自己場地跑法,完全給帶入到拉力之中來了。
這種代入某些場景能通用,比如說切彎走線的操控,這都是一名職業車手的基礎。但是拉力終究是跟場地完全不同的賽車類型,面對滑行漂移這種場地不太容易出現的操控,就需要車手完全不同的應對技術。
林向北如果未來想要在拉力賽事中跑出成績,那么就必須要改變自己很多操控習慣,甚至是賽車本能!
聽到老酒鬼這番話,林向北臉上那種嘻嘻哈哈的笑容,也一下就褪去。
他其實知道自己目前為止,所有的駕駛方式,都是在用方程式技術“硬跑”拉力。
林向北的這種跑法,只要輪胎能抓住地面,那么他的彎道速度將遠超一般拉力車手。
因為再完美的漂移,都比不上走線。
曾經有個賽車節目專門請車手做過測試,就算是過V字彎這種急彎,用漂移過彎用時都將達到6.17秒,而走線過彎才5.59秒,兩種駕駛方式用時相差0.58秒。
要知道對于職業比賽來說,半秒的差距很可能會影響到最終勝負,更別說這僅僅是一個彎道的差距,而且還是最急的V字彎。
如果換做諸如C字彎這樣不那么陡的彎道,走線將徹底碾壓漂移!
當然,能出現這種懸殊差距是有前提的,因為測試場地放在了賽道上面,并且走線的那部賽車,用的是抓地力最好的全熱融輪胎,保證了過彎極限速度。
如果把賽道換成現在的砂石路面,甚至更為惡劣的泥地、雪地,可能結果就會完全相反。
所以現在擺在林向北面前的問題,就是無論他場地走線實力多么強悍,都不可能他能靠著這種車技,去征服拉力賽事。
因為就跟木桶理論一樣,賽車成績上限看的不是你長板,而是那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