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么說,伊藤源治如果不是日本人回到國內,可能今年就是F1冠軍車組成員。
“向北君可能沒有雪地拉力賽經驗,但是他的長處是彎道快速應變能力跟對于方向盤的修正。”
“這段時間我對于向北君的操控都有記錄,特別是在ROC國家杯賽道上,他在彎道全速漂移的時候,方向盤修整的非常頻繁,不斷的調整者車輛重心跟車身姿態。”
“擁有這種能力,就意味著他在彎道漂移或者雪地打滑狀態下,能更好的保持車輛穩定性,甚至是極限救車的成功率。只要向北君能發揮出在ROC國家杯賽道上的修正能力,我相信他可以駕馭住更快的車速!”
ROC國家杯因為不是正式比賽,甚至就連什么車隊策略都不需要,所以當時埃文斯跟伊藤源治,都是處于一種“休假”狀態,并不需要記錄什么賽道數據。
結果沒想到,伊藤源治還是把林向北在ROC國家杯上的操控數據給記錄了下來,并且得出他快速應變跟修正能力非常強。
這就是雪地濕滑賽道上必須要擁有的特質,而不是純粹按照新人的標準去看待他。
聽完伊藤源治的話,老酒鬼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他并不是不相信林向北的能力,否則也不會認為他就是天才車手。
但是老酒鬼的思維還是沒有辦法擺脫,老一輩中國車手的心理習慣,那就是“求穩”二字。特別是這種大賽揭幕戰,不求跑出最好的成績,只要能穩步打下基礎就行。
不過林向北這小子,很明顯超乎了他對于新人車手的認知,哪怕這就是他真正的大賽處子秀,依然沒有任何的保守想法,他想要追求更快的速度。
是按照傳統中國教練的習慣,壓制住林向北的天性穩步前行,還是冒著首戰可能零分收場的局面,去選擇激進,就是擺在徐朗目前的問題。
他其實面臨著跟林向北一樣的選擇。
“第二遍勘路,就按照向北所說的調校吧。”
最終老酒鬼做出了跟林向北一樣的選擇,其實這算是一個相當折中的方案,能不能行還是要看林向北自己的操控。
拉力賽的勘路,其實可以看做F1里面賽道試跑跟練習賽的結合體,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單單計時SS賽段就可以上百公里,加上連接賽道更是有可能長達數百公里。
這一次日本札幌拉力賽道,因為大雪的關系縮短了比賽里程跟特殊計時節點,但同樣惡劣的天氣跟賽道環境,也限制了平均車速。
當林向北第一遍勘路返程返回維修區的時候,時間已經從早上來到了下午。連續數個小時的拉力勘路,其實對于體力跟腦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當林向北取下頭盔面罩的時候,哪怕是冰天雪地的日本北海道,汗水都已經浸的頭發濕漉漉的。
“勘路過程怎么樣?”
老酒鬼在林向北下車之后,立馬就問了一句。
“很順利,沒什么問題。”
林向北點了點頭,勘路強度雖然很大,但其實他跟李文峰兩個人在訓練階段,就已經習慣這種高強度重壓,所以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能唯一給他帶來壓力的,就是勘路過程中,他需要在腦海中盡可能的記住特殊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