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由地點了點頭,心里開始認同起來。
這時,塞北書生神色一正,肅然道:
“佛經是佛的言論,禪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執著于文字,尋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終究不能悟道。”
“哦?”釋信猶疑地問道:“施主方外之人,也懂佛性?”
塞北書生頓了頓,朗聲道:
“酒肉穿腸過,菩提在我心。心有如來意,證得大自在。佛祖也是在菩提樹下,七日悟道,才以大智慧,出家創教,難道沒有出家之前的佛祖就沒有佛性了么?只要心向我佛,在家出家都是一樣的。”
釋信一呆,雙手合十,宣了一聲法號:“貧僧受教了。”
林修緣沖著塞北書生點了點頭:“居士深具慧根,貧道欽佩,但是居士在《誅仙》中,開篇便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小道實為不解,還請先生開悟。”
林修緣的話相比較釋信,就溫和了許多,這和自身的性格有關,也與兩派的教義有一定的關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塞北書生長乎了一口氣,木然地說道:“這句話便應該是道家一切哲理的源泉。”
“……”
“……”
塞北書生一句話,把整個會場都震懾住了,什么叫做,一切哲理的源泉,簡直就是夜郎自大,一葉障目,坐井觀天而不自知。
頓時,就有道家弟子不服氣了:“塞北書生,你不要空口說大話,你的意思難道是說是你創立了道家?”
“睜眼說瞎話,簡直無恥至極,說天地不仁,還好意思冠冕堂皇地說成是我們道家哲理的源泉。”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等今日血濺三尺,也要讓塞北書生伏法。”
“妖孽,現行吧,吃俺孫道長一棒。”
塞北書生笑了笑,并不著惱,靜靜地聽著場上諸人對自己的批判。
這一刻,塞北書生仿佛才是仙風道骨的仙師,而這幫群情激奮的和尚道士,仿佛變成了等待被點化的愚民。
塞北書生凜然吟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一句話,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好你個塞北書生,先是說天地不仁也就罷了,現在連圣人都不仁了。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林修緣再好的修養,也忍耐不住了,一拱手,很不客氣地說道:
“居士未免太放肆了。想我道家之祖三清祖師,當年以大毅力大智慧出家創教,率領教眾抵御蠻族侵略,開悟百姓,輔佐明君,建立盛世王朝。此等仁善之舉,千古流傳,居士說圣人不仁,豈不可笑。”
“可笑,可笑,可笑。”
他一連說了三遍“可笑”,之后便朗聲大笑,聲震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