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書生瞇了瞇眼睛,嘆息地搖了搖頭:“我們是命?蠻族便不是命了?那么請問道長,三清祖師最后又去了何方?”
林修緣自豪地說道:“三清圣人修成正果,自然得大自在,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哈哈,好一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塞北書生笑了,繼續說道:
“既然圣人仁善,為何又要超出三界外,為何千百年來再不入世救世?圣人仁善,有何必得什么大自在,一輩子救苦救難不好么?”
“這……”林修緣突然不知道怎么反駁。
難道說圣人也有累的時候?圣人也需要休息,沒事打個盹,或者放放假呢。
當然,這歪理他可說不出口。
就在他啞言的時候,釋信連忙反駁起來:
“施主這話說的并不對,想我派觀音大士,入娑婆世界發宏愿,‘渡盡眾生,方證菩提’,難道觀音大士就不算圣人么?”
釋信反問,頓了頓他又說道:
“地藏王菩薩也曾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圣人之仁,又豈是施主可以妄加揣測的。”
塞北書生搖了搖頭,一臉痛心疾首地問道:
“菩薩最終成佛了么?地藏王成佛了么?”
“這……”釋信也蔫了,不甘心地說道:“觀音和地藏王這樣大智慧,大仁慈的圣人,就算沒有成佛,依然不能影響我等對其的尊重。”
“詭辯罷了。”
塞北書生苦笑地搖了搖頭:
“我也很欽佩觀音和地藏王,以他們對于人間的功績和貢獻來說,渡劫成佛是應該的,可是他們為什么沒有成佛,而號稱跳出六道輪回,以大智慧證道,看破娑婆的如來,為什么最后成佛了?”
“佛祖為什么要遠離塵世苦難,為什么要脫世而去,為什么留在人間的觀世音和地藏王卻永遠成不了佛!”
“這……”釋信一咬牙:“那你說為什么?”
“這一切都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呵……”釋信和林修緣又好笑又好氣:“這么說你還有理了。”
塞北書生正色道:“二位聽我詳細說來。我所說的,并不是說天地和圣人無情,天地有仁心,才創造了萬物萬事,圣人有道義,才創造了佛道,渡盡苦厄之人。”
塞北書生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天地無所謂仁,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所以真正意思是指天地看萬物如同那個丟掉的野草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
他頓了頓,道:
“再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么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所謂的運氣,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干天的事,地還是干地的事,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我舉個例子吧,這就叫做公平或者一視同仁。你修佛,他修道,他習文,我讀書,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天給每個人的選擇和機會都是平等的,這就是天地不仁,他不會因為喜歡你,讓你生下來就高人一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們今天之所以有地位的高低,那是因為我們個人的奮斗,或者祖輩的福蔭,天地初開之時,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