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塞北書生實為神人也!
“精辟!”孔文海豎起大拇指,連連感嘆。
雖然現場的眾人完全聽不明白,只是覺得詞寫的真的精妙,但是,大學者孔文海都連聲稱贊了,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了。
當下掌聲如潮,聲動九天。
塞北書生繼續開解道:“做學問和哲學的道理是相通的,想我讀書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讀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讀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一句話說與先生聽。”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別太把學問當一回事,也別太不把學問當一回事,少些執著,多些閑散,水到渠成,功在自然。”
孔文海眼神中的熱切漸漸地消失了,恢復了一絲清明,他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什么,似乎又忘掉了什么。
慢慢地,他的眼神越來越淡然,清明,悠遠。
他沖著塞北書生點了點頭:“受教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這些是《易經》里面的話,塞北書生揀了一些重要的理論思想說了出來。
《易經》可以說是地球文明華國古代儒道集大成之作,奪天地之造化,可以通神的超凡之作。
塞北書生可不敢輕易的把這本書的內容全部說出來,因為這本書上的很多道理,星象卜算,簡直太厲害了。
所謂,天機不可泄露。
這就是一本泄天機的神作,弄不好反而會傷了自身的。
因此,對于《周易》里的卜算之道,他下意識的全部給回避了。
就這樣,也再次讓眾人大跌眼鏡,聽得如癡如醉,難以自拔。
朝聞道,夕可死。
塞北書生的言論,已經接近于天地大道,是返璞歸真的具象表現。
…………
…………
這場儒道佛三家論戰,最終以塞北書生完勝而終結。
一時間,塞北書生更是聲名大噪。
《道德經》,《般若心經》,簡化版的《周易》直接將塞北書生推上了華夏文人的神壇。
而他身后,更是站了千千萬萬的儒者,佛徒,道士,再加上他數以萬計的讀者粉絲。
試問,天地之間,還有誰能有此殊榮。
在無數新聞媒體的傳播之下,塞北書生作為這場論戰最大的勝利者,也變得不再神秘莫測。
二八大杠,甚至成為了一種潮流,一時間,大街小巷,爭著以騎二八大杠自行車為榮,廢品收購站更是把這種車賣出了天價,甚至還堂而皇之的送上了拍賣會,美名其曰:“塞北書生同款。”
再看淘寶網上,拼夕夕,京西商城上,什么紳士帽,燕京老布鞋,更是熱得幾度脫銷,成為一種潮流。
街上的青年男女,紛紛打扮成了這般復古模樣,向偶像塞北書生致敬。
新聞媒體似乎也有意將輿論引導方面向塞北書生靠攏,和教育、文化相關的部門甚至在緊急研究是否將塞北書生的學說入選學生課本里。
而炒得火熱的媒體記者,回過神來,突然發現,曇花一現的塞北書生,竟然再次消失了。
無影無蹤,一點新聞也找不到了,作為“新聞就是生命”的他們,一下子慌了。
“塞北書生去哪了?”
“我們要采訪塞北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