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收完一封電報,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電臺信號燈又閃爍起來,不得不重新戴上耳機,打起精神接收新電文。
救國軍同樣因為鋪的太開,分兵太多,好多參謀都被下派到參戰部隊協助指揮,導致前敵指揮部的人手嚴重不足,副參謀長李宏輝不得不承擔起通訊參謀職責,在周成和電臺之間來回奔走。
鄧景華剛戴上耳機,他就拿著已經翻譯好電文跑向周成:“團長,裝甲營和騎兵營聯名發來電報:他們成功擊潰日偽軍增援部隊,正在分兵消滅殘敵!”
周成臉上的表情非常平靜,看不出喜怒哀樂。
舉起望遠鏡看了眼兩公里外的攻城戰斗后命令:“攻擊縣城的團主力一直在克制自己,壓著部隊佯攻城頭,肯定早就憋壞了。命令他們立刻收網,爭取半個小時內拿下井陘縣城,結束戰斗!”
十分鐘后,李宏輝再次出現在周成面前,一臉高興報告:“團長,平定守備隊董隊長發來捷報,他們正在圍攻石門派往井陘煤礦的增援部隊,保證半小時內結束戰斗!”
聽完這個好消息,周成一秒鐘都沒猶豫,當場命令:“立刻聯系參謀長,魚兒已經咬鉤,他可以收網了!”
井陘城北,八百多個八路軍戰士埋伏在公路一側,靜靜等待日偽軍增援部隊的到來。
隔口袋陣大約兩公里的管道上,三百多個鬼子,三百多個偽軍,舉著火把,扛著武器彈藥,急行軍朝口袋陣趕過去。
雖然司令部已經給他們出發的據點下達了撤軍命令,但聯系他們的傳令兵還在趕路,最快也要半個多鐘頭才能追上他們。
所以這幫日偽軍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八路軍伏擊陣地上,政委一臉憂心忡忡看著口袋陣入口,心情非常緊張。
要是把時間往前推一天,政委絕不可能同意團長打這一仗。
那時的部隊裝備太差,輕機槍全部加起來也就十來挺,雖然也有一挺重機槍,但子彈少的可憐,除非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不然絕對不會使用。
這樣的裝備水平意味著部隊硬扛鬼子一個加強中隊都非常吃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部隊組建以來,打過的最大一仗就是伏擊日軍一個步兵中隊。
最后雖然打贏了,但傷亡了整整兩百多個戰士,真正的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今天晚上部隊面臨的對手不僅有三四百個,還有一個營的偽軍,總兵力超過六百人,在政委眼里絕對是巨無霸般的存在。
要是部隊還是之前的裝備水平,對上這樣的強敵無異于自己找死。
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救國軍支援的武器彈藥,部隊的裝備水平瞬間提升一倍以上,火力水平也提高了至少兩倍,彈藥也非常充足。
所以團長提出打這場伏擊戰的想法后自己才沒反對。
可是底氣歸底氣,隨著日偽軍距離口袋陣越來越近,政委又開始緊張起來。
裝備和彈藥的改善雖然大大提高了部隊戰斗力,但一場仗的成敗關鍵還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