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存儲這個數據,腦子會炸的。”艾瑞克斯也精通記憶、意識轉移以及腦控體手術,知道記憶神經和信息存儲量之間的數量關系。星艦資料庫的數據以壓縮形式存放在腦控體里,必須先解開壓縮,才能里面巨細靡遺的內容。解壓縮的過程需要大量算力,之后需要海量存儲,不管是算力還是存儲空間,都超過正常人類大腦的總記憶量上限。也就是說,如果艾瑞克斯強行打開山河社稷號的資料,勢必遺忘所有、失去所有,直接變成植物人。
“記憶總量……”艾瑞克斯閉上眼睛盤算起來:“大腦提供記憶神經,腦控體可以作為生物腦和電子系統的中介。呃……如果我克隆自己的大腦,將它作為外接設備,然后用腦控體向里面灌輸數據——這是不是可行?”
如果換一種說法,那就是艾瑞克斯要做好多次記憶轉移手術,不斷將大腦里儲存的星艦知識轉移到克隆的大腦中,從而提高總記憶量。將大腦作為外接設備,這種技術一般沒人用,因為每一顆大腦都有其獨特的地方,需要與腦控體進行磨合,才能消除從生物神經記憶到電子信息存儲之間的轉譯、轉錄問題。
并不是所有的大腦都可以安裝腦控體,有一些的排斥反應就非常嚴重,復合進化人也都經過基因優選和基因編譯,這才提高了安裝腦控體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成功率也沒高到哪兒去。艾瑞克斯和埃米是他們那一批復合進化人兒童中唯二兩個進到D階的,剩下的十多個全都因為各種原因失敗。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成功活過了腦控體安裝手術,復合進化人在手術方面的科技水平絕對無可指摘。但是當腦控體啟動后,它仍可能變成一個被排斥的器官,同時是一個危險的設備。不管是身體拒絕它,還是它錯誤地影響了大腦,這都是致命的。
生理風險之外,精神風險同樣巨大。腦控體手術后,神經錯亂、人格分裂、抑郁等人類可能患上的精神疾病屬于一類風險,腦控體的電子系統錯誤、崩潰、死機是第二類風險,然后還有更加難以處理的人機混合風險。不管是人變成機器還是機器變成人,都不是復合進化人希望的結果。人和機器和諧相處、生物神經和電子程序配合無間才是。
復合進化人為了這個目標投入了難以計數的資源進行研究,最終認為一個大腦對應一個腦控體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每一個腦控體都是在準備進階手術前根據術者大腦特征而定制的,是獨一無二的,不過艾瑞克斯的腦控體卻是個例外,具有無可比擬的兼容性。
“我的腦控體也在其他復合進化人的后腦勺上存在過,但只有元粒體能夠真正影響它,因此也只有我可以磨合這個腦控體。”艾瑞克斯回憶自己的“算力”從1到100的過程,最終發現這個數字標出的其實是自己對元粒體的認識和掌握。“現在我的腦控體是真正屬于我的腦控體,它完全適應了我的大腦結構。這樣一來,原本用來適應不同大腦的那部分兼容能力就空閑下來,因此腦控體應該有余力來處理另一個大腦。嗯……從意識和記憶移植手術的角度來說,這個理論是成立的。”
艾瑞克斯來到控制臺前,開始審視目前核心艙的生產能力。生物掃描的功能完整無損,生物細胞打印和培養也可以使用,只是除了固定存儲的人體器官掃描和基因圖譜外,其他設計圖一張都沒有。
“哦?其他生物的設計圖都被我刪除掉了?”艾瑞克斯撓撓頭,然后無所謂地抖抖肩膀。“還能造息壤球就行,其他的應該沒那么重要。千萬記得,若是到了封神天宮號,可千萬不能刪除里面的東西。”
艾瑞克斯并不是心大,也不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而是看懂了星艦的自檢參數表,知道那些資料是否存在并不影響山河社稷號的功能。社會學智能——盡管不太能相信——提到過,恢復出廠設置丟失的主要是山河社稷號這么多年來如何改造宇宙的詳細信息。
核心艙已經上線的系統能力包括建造納米集群機器人、船用工程機器人系列、生命體打印培育等。艾瑞克斯只需要納米集群機器人和生命體打印,前者用來充當外接型輔助算力,后者用來制造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