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設計圖儲存在維修艙,核心艙無法讀取。目前對“天土大陸”的掃描均沒有找到維修艙的蹤影,因此無法調取設計圖。---
“如果沒有設計圖,系統是怎么進行自檢的?你總該有個標準吧?”
---系統的自檢過程不需要設計圖。核心艙存有不可更改的自檢參考數據對照表,并以此作為自檢的標準。---
“給我看一下這個對照表。”
根據艾瑞克斯的命令,對照表被放到系統啟動后第三重要的工作事項。這倒并不是說得完成系統啟動以及前兩項工作后才會做第三個,只是分配系統計算資源的排序而已。系統啟動并不總是要全力運行才行,富余的算力會依次分配給后面的幾項工作。如果能先完成,那也不會無謂地等待。
山河社稷號與造化道途號的殘骸已經全部掃描出了位置,其內部的具體情況還需要一點點加強掃描才行。核心艙本地的制造能力還在匯總中,最終需要全部現存系統完成啟動后才能出最終結果。對照表是現成的,也不需要修改或計算,只要有空閑的存儲空間就可以顯示,所以它反倒是第一個完成的。
這個表是給系統用的,但是也能給一個工程師提供許多信息。在“制造”、“使用”、“維修”三個方面,“使用”能提供的信息最少,而“維修”基本能達到“制造”的七成左右。艾瑞克斯最終想要的是如何制造和為什么這樣制造,這一切都在他的腦控體里拿不出來,但是自檢參數對照表能夠給他提供山河社稷號系統復雜度的量化數據。
這是一份枯燥的參數表,滿滿當當全都是數字和符號,只有壓縮的緊湊,沒有的美感。艾瑞克斯用視覺觸屏作為媒介,快速掃過這些枯燥的信息,從中提取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山河社稷號都有哪些系統,誰和誰在自檢(運行)上存在前后關聯、總領分散等邏輯關系,這些系統都有幾種狀態層級,哪些是關鍵核心系統,哪些又是周邊輔助系統。
在不知道每一個系統到底有多復雜的情況下,艾瑞克斯靠著分析自檢參數的標準,已經可以分析出山河社稷號的主干與分支,建立一個粗略的星艦系統索引。雖然核心艙的控制臺沒有全艦的建造資料,但是山河社稷號的艦艇分部示意圖并不缺,可以看到整艘星艦的外觀、內部分層設計、功能區的劃分等一些表面的內容。
自檢能不能通過很重要,但是自檢的順序對工程師來說更加重要,因為它承載了系統工作的邏輯設計:誰依附誰,誰管理誰。艾瑞克斯對照自檢表和星艦的內部功能艙室分布圖,按照自檢的系統邏輯,將各個功能系統填入艙室中。這種排列組合肯定會有不止一種答案,甚至最終的結果都不一定會選取效率最優解,還要綜合安全冗余方面的考量。艾瑞克斯必須動用全部算力才能照顧系統功能的方方面面,一點一點在空白處填上內容。
沒有哪一份一定是對的,所以每做完一份,艾瑞克斯就讓腦控體將它壓縮,然后存儲起來。除了流馬號之外,艾瑞克斯將所有星艦的資料從記憶里刪除掉,省出空間來存放山河社稷號的相關數據。隨著這一項工作的不斷推進直至完成,他真正感受到了山河社稷號的復雜程度,明白為什么自己的腦控體無法存放所有的星艦資料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