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仍在休眠,狀態虛弱但平穩,正在進行持續觀察。---
格式化工作將之前的掃描和醫療資料一并清空,核心艙需要重新為大圣建立觀察檔案,這可不是一個短期的工作。艾瑞克斯將目光轉移到核心艙的功能組件列表上,尤其關注剩余的制造能力。
眼前的列表很長,許多名詞非常陌生,必須與星艦資料庫中已發掘的知識對應起來才能慢慢搞明白。趁這個機會,艾瑞克斯開始向核心艙的系統轉移腦池里下載的設計圖,并且對里面的內容進行篩選。
正如以前說過的那樣,電子系統的存儲能力比大腦更容易堆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重復的要素只需要儲存一遍,這可以大大簡化設計圖的結構,讓它顯得不那么膨脹。但是只有人腦才能從不完整的信息里通過東拼西湊和腦補“創造出”可以用得上的某些完整數據。
艾瑞克斯的大腦容量不足以存儲整個設計圖,但是他可以存下設計圖的大綱,再加上一些他認為關鍵的設備數據。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不得不對自己的大腦記憶區動手腳。首先命令腦控體和元粒體監控大腦的行為,記錄下每次學習時新產生的記憶都觸動了那些神經結。如果他認為這部分設計圖并不關鍵,就會在核心艙的系統里做出“已審查,優先低”的標注,然后讓元粒體清除這一部分記憶。
這必然會損傷大腦神經。多虧復合進化人對大腦的研究以及核心艙在生物學方面的科技水平,艾瑞克斯可以將這種損傷完全彌補回來。這樣一來,艾瑞克斯就可以專注記憶那些最核心、最關鍵設備的設計圖資料。
“情況不妙啊,以目前的制造能力,沒辦法還原山河社稷號。”艾瑞克斯反復比較設計資料與核心艙現存的生產能力。“如果把山河社稷號比作一艘航空母艦,那么核心艙只是功能更強大的救生船,就算能力再強也不是船廠的建造車間。嘶,這可能會成為問題,但走一步看一步,或許從完整的星艦制造資料中能找到解決方案。”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星艦資料庫除了星艦如何設計,還會給出建造的方法,但是建造方法是有科技門檻的。這個建造方法可不是“如何從石器時代到星際時代”全套的生產力發展線路,它的開篇可能就是“找一臺0.2nm的光刻機,然后就可以制造門禁芯片”……
一些設備可以用放大零件體積、增加數量等降低功效的方法來變通實現,但是一些非常關鍵的技術,特別是卡著整個設計圖科技水平上限的部分,哪怕一絲一毫都無法降低。這個道理就像沒法用鼓風機的柴火爐子來約束核反應一樣,艾瑞克斯很擔心會碰上這樣的門檻。
如果門檻實實在在就擺在那里,僅靠希望或者祈禱是不可能讓它消失的。同樣的道理,在門檻還沒有確實出現的時候,也沒必要陷入恐懼。遇到問題是必然的,解決問題是需要努力的,世界上的事情全都是由“理所當然”和“學習奮斗”組成的,不該有白日夢和恐懼不前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