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完成的試驗只能叫做設想,艾瑞克斯的精力有限,全宇宙最先進的星艦正等著他去重建呢。回到艦橋的時候,魚龍號已經完成了超空間通道的十分鐘旅程,回到天土明媚的陽光下。引力屏障正在以80%的功率運轉,足以擋住引力波雷達等探測設備,確保星艦從天人的雷達上消失。
沒有艾瑞克斯參與的魚龍雖不笨拙但有些呆滯,就像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當艾瑞克斯重拾控制后,魚龍眨眨眼睛仿佛完全清醒過來,然后開始降落。
這是一處遺跡坐標,山河社稷號的殘骸就在地下兩萬八千兩百米的深處。天人的地形掃描雷達肯定能穿透兩三萬米的土層,但是天土大陸過于龐大,陸基的掃描雷達若是從遠處進行偵測,實際的穿透能力就不止需要兩三萬米這么點,運氣差一些或許十多光秒的深度都是有可能的。天土上空的引力屏障又限制了空中飛行器的高度,變向縮小了掃描面積。加上天人和星艦的數量有限……
殘骸就這么幸運地保存下來,一直沒有被天人發現。魚龍降落到地面上,頭顱向下、大嘴張開,礦炮全功率啟動。這種綜合礦工工具是針對小行星的作業環境進行設計,向下挖幾公里的需求并不罕見。再說,天土大陸的表面是自然土層,這比一些礦石行星好對付多了。
礦炮切割,牽引光束挖掘,胡須進行加固。模塊型機器人不斷從龍腹中制造出來,如同口水一樣沿著胡須流淌,黏附到挖出來的洞壁上。這些模塊機器人就會變成深釘鉆進去,然后互相橫向連接,變形成新的洞壁作為土方工程的強化結構。與此同時,它們還會用模塊化的變形能力組成接力式的提升電梯,將坑里面新挖掘出來的土石搬運到地表去。
魚龍的鱗片不斷釋放出電流為模塊化的洞壁提供能量,與此同時它不斷向深處前進,礦炮的紅色切割射線永遠是開路先鋒。這項工程會遇到水,遇到礦脈甚至遇到石油或者巖漿。但這些自然界的物質都擋不住礦炮、牽引光束和模塊化機器人的前進腳步。
從黑暗的空間通道出來沒多久,魚龍就又進入了黑暗的地下通道內,前進的速度毫不遜色。洞壁上,持續不斷的土石方搬運電梯如同行軍的螞蟻一樣。由于魚龍一直采取反重力懸浮的方式,身體不與洞穴接觸,因此也不會影響這些搬運大軍。當深度增加,艾瑞克斯就放出幾百個“兵馬俑”機器人,在地面協助模塊化洞壁來處理土石的堆積問題。
這邊挖得熱火朝天,天人那邊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可以理解,畢竟膜對撞機沒了,強大的生物盟友也沒了,“創世球”也只剩下聊聊十幾個。最可怕的是天人用盡了所有掃描手段,都沒能在任何雷達上找到魚龍的身影,哪怕它有那么巨大的身軀。過去,天人覺得息壤球多了是累贅和隱患,總是想辦法送出去一些,用來控制異星協會也好,用來改造宇宙空間也好,都是沒問題的。現在,他們嘗到了拮據的味道,心中發慌的滋味一點都不好受。
“它肯定還在天土,那個空間通道無法穿透引力屏障……”
話說到這兒,其實天人的信心也不是很足。‘原來每個人都可能隨時隨地在騙我,’這個教訓足夠刻骨,因此討論的中心變成“假設它還在屏障之下,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制服它?”
討論了半天,天人發現自己沒什么辦法。魚龍擁有天人引以為傲的引力屏障,還有復合進化人詭異的電子戰手段。遠程攻擊對它沒什么用處,而近距離貼身戰?難道看不見它是有牙齒和五只爪子的嗎?而且魚龍的飛行姿態控制實在太詭異了,根本不能用常理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