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得到的那臺設備看起來就像是立體派藝術油畫在三維空間的呈現:長得怪模怪樣。大圣對這個設備的形容是:找來一大坨爛泥搓成團狀,然后把各種形狀的積木胡亂“掇”在上面,加上些看不出有什么意義的發光小燈泡……
“能用就行。”艾瑞克斯笑著回應。已經被這個引力異常區拖住許久,他心急如焚,因此根本顧不得設備是否美觀了。張開元粒體包裹住這臺設備,可以看到那些小燈泡逐個熄滅,一盞發出穩定綠色光芒的圓燈完成接管。與此同時,魚龍號艦橋的導航控制臺上多出一個指示信號,顯示“新的雷達設備已接入”。
“升起穿透天線,連接艦長椅。”
這其實就是腦池算力大殿頂端直通引力屏障外面的那根合金天線,艾瑞克斯要通過它才能接收到引力異常區的情況。這根線是重制的,之前那根被艾瑞克斯的毀尸滅跡大火徹底燒毀,一個完整的分子都沒剩下。
四維引力波雷達開始掃描周圍環境,然后進行還原計算,將附近的“異常”變為正常,從而得到能夠用來進行導航計算的環境數據。這些數據會替代魚龍號現有的引力波雷達,構造新的飛行信息,然后……
導航屏幕上出現一個箭頭,那是求援信號的“真實來源方向”。魚龍號立刻啟動主推進器,龐然大物推開風暴和閃電,咆哮著飛向異常區的深處。
艾瑞克斯看著導航箭頭一言不發,直到兩個小時后箭頭抖動了一下,換了一個極小的角度。這時,他才興奮的握起拳頭說了句:“好!這就對了!”
由于目標星艦會被引力風暴不斷挪移,那么不同時間它的求援信號就應該會來自不同方向,因此一直不變方向的導航信號一定是出了問題。考慮到臨時設備的精確度不高,一開始距離比較遠的時候方向或許不會變,但隨著距離拉近,它必須改變,而且改變的頻率會越來越高,這才符合實際的情況。
“開始運行此次的二號算法。”艾瑞克斯對系統下令,一個計時器模樣的投影屏幕出現在艦橋中央。這是一個機動性算法,用來預估目標星艦被引力風暴不斷挪移時,相對于魚龍號的速度、加速度。換言之,等到接近了,魚龍號這么龐大的星艦能不能足夠靈活,是否可以捕捉目標?如果魚龍號做不到,那么艾瑞克斯也需要具體的參數來確定需求,專門制造一艘救援船。
“加速!”艾瑞克斯調集更多的能量進入主推進器,即用即拋型曲速發動機也開始全力工作,不斷將魚龍號的速度推向光速。主推進器是亞光速的,它的設計目標是達到光速六個九的水平,但是在一般光速的時候,引力異常區的阻力陡然增大,引力屏障的消耗隨之猛增。艾瑞克斯看了看增長趨勢,知道自己的工程學能力也存在極限,于是就停止加速。
盡管只有一半光速,以魚龍號龐大的質量來看,它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無數引力閃電和引力風暴環繞在引力屏障表面,將路過的一切盡數摧毀,分解到基本粒子的程度,甚至比裂解射線的效率還高。艾瑞克斯才不管路上這些“引力垃圾”呢,他只盯著導航屏幕,看著變換頻率逐漸提高的箭頭,計算著機動性需求,計算著相對距離,然后擇機下令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