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是滿意了,但蘇北并沒有立馬答應。
就跟相親似的,這不得多看幾個嘛,哪能上來就答應呢,豈不是顯得自己太著急了,萬一有最好的在后面呢。
誰都免不掉有這種想法,蘇北跟海風這邊充其量算之前有過良好的合作經歷,又不欠他們的。
如果真有別的平臺,開出了更好的條件,蘇北也沒必要猶豫,就算他不答應,人家的條件也是蘇北談判的資本,讓海風能繼續加價。
說白了蘇北還得等等,為了讓自己利益最大化,這個無可厚非。
李濤那邊也懂事,知道談一張新專輯,不可能上來就搞定的,于是李濤便安心的等待了起來,也不著急,意思是給蘇北充足的考慮時間。
而且這個人辦事頗有雷厲風行的味道在。
本來蘇北還說請他吃個飯呢,并不是什么客套,是真的要請,結果人家直接表示要回去了。
接下來還有要談的,直接電話或者網絡進行就可以,現在都很方便。
他親自過來這一趟,其實就是表達自己的誠意,這是個談判的技巧,還是有用處的。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跟猜測的差不多,其他幾大音樂平臺,都找了過來,大家也都不傻,蘇北還是得爭取的。
可見這個世界四大音樂平臺競爭的激烈,說白了這個頭開了之后,就很難回去了,基本上歌手上架了之后,為了錢都會選擇個獨家平臺。
這么一來的話,對普通用戶來說肯定不是好事,哪個平臺感覺都是一部分的歌,聽著就賊難受。
蘇北這塊肥肉,大家舍不得放棄。
但蘇北猜的也沒錯,海風音樂的三千萬,幾乎是最高的價格了,別的平臺還是沒這個魄力,最高也就兩千多萬。
畢竟一張專輯那么多歌,你不可能每一首都好聽,只能說打包起來買有點溢價。
海風那邊的魄力,的確比其他幾家強了點。
有的平臺是真沒什么錢,經費有限了,舍不得花那么多錢搞音樂版權,更何況這才一張專輯而已,沒法保證到底質量怎么樣。
還有的平臺比海風有錢,但也不敢隨便冒險。
內部管理層太臃腫了,你做個決定,不是幾句話能搞定的,得各種會議還要審批干嘛的,很難開出匹配的價格。
………
蘇北這邊也不著急,現在稍微帶著談談就是了,海風就像是個各方面條件還不錯的備胎。
要是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蘇北還有他兜底呢,反正自己的新專輯有人兜底,心里就不慌了。
最主要的還是蘇北也清楚,一時半會的專輯也出不來,這個慢慢談就是了。
這兩天蘇北在忙活廣告的事情,自然是優達棒棒糖的廣告了,新歌發出去之后是紅紅火火的,但正兒八經的廣告還沒拍呢。
人家花這么多錢,不可能讓你就寫一首歌,還有打廣告的要求在里面。
蘇北的個人代言,估計根本就不如他寫的歌來的火熱,但萬一蘇北以后越來越火了呢,合同足足有兩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