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長得漂亮,永遠都會成為別人八卦的話題。
這是亙古不變的話題。
不然怎么會有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流傳下來那么多的故事?
何況目前還是2003年的年代。
網絡還不發達,更加沒什么直播抖音之類的娛樂方式,這些一天到晚在工廠上班的工人們,也沒什么消遣,平時上班苦悶的很,只能八卦八卦制造話題消遣消遣了!
所以,人家韓啟濤還給招向萍用來記錄車間線路及設備故障情況的小本子,竟然被這些八卦的工人們吹成了情書!
當八卦坐上了腦洞的飛機,那就很難停下來了!
一路狂飆,根本停不下來!
“喂,你們說,那個小年輕是不是也看上了咱們廠花?”
“瞎啥說什么大實話,手也摸了,情書也給了,還能不看上嗎?”
“你看他們兩個,一個美貌如花,一個青年才俊,簡直是郎才配女貌,天作之合啊!”
“那也不能這么說啊,人家小年輕可是咱們大老板特意聘請回來的什么首席技術顧問,那他應該是很高學歷水平的,至少也得是大學生吧,但我們廠花只是中專學歷,可能配不上人家吶!”
在2003年這個年代,大學生還算是真的是大學生,還是備受普通老百姓尊重的,誰家出個大學生那可是要大擺筵席慶祝一番的。
而這時候的中專生,身份命運卻截然不同了,社會對他們的認同也開始慢慢轉變了。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一大批天資聰穎的十五六歲少年,初中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考進中等專業學校。
他們姿態風光,受盡了周圍同學和家長的羨慕。
包學費、包分配,上學時還有糧油供應和貨幣補助,在中專錄取率低至不足10%的背景下,等待他們的是畢業后的“鐵飯碗”和干部身份。
但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中專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畢業生不再享有“包分配”、“鐵飯碗”的待遇,再加上這時候遇上大學擴招,中專生開始受到巨大影響。
時代的變遷,政策的影響,使“中專生”這個當年香餑餑的名詞一下子變成了考不上高中的才不得已才選擇的境地。
對于一些不熟悉中國教育制度變遷的很多人而言,“差生”甚至成為了中專生的標簽。
招向萍親身經歷了這種時代洪流的巨大變化,也親身感受了這種巨大變化給自己的影響。
當年她初中學習成績優異,但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早點出來社會工作,最后選擇了讀中專。
誰知道畢業后遇上政策變化,包分配沒有了,鐵飯碗也沒有了,被羨慕的名聲也沒有了,最后她只能選擇自主擇業,進了振亞電氣。
而對于差不多同時期的韓啟濤來說,他的命運卻沒有多大的跌宕起伏。
他上的是理工大學,乃是211和985高校,華南地區排名第一的工科名校,畢業生非常吃香。
哪怕從1999年開始,國內的眾多大學已經開始實施瘋狂擴招,造成后來的大學生地位有所降低,但韓啟濤所在理工大學,哪怕是放在十幾年后,畢業生在社會上依然有著強勁的競爭力!
所以,那些八卦的工人們懷疑中專出身的招向萍配不上大學出身的韓啟濤,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過,也有一些工人更加簡單粗暴。
“哎!你們都想太多啦!男人都是視覺動物,女生顏值出眾了,再優秀的男人都抵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