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腦洞夠大了!
韓啟濤這家伙的想法,不得不讓徐芯慧聯想起物理學歷史上漂浮在物理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云。
物理學發展到19世紀末期,可以說是達到相當完美、相當成熟的程度。
一切物理現象似乎都能夠從相應的理論中得到滿意的回答。
例如,一切力學現象原則上都能夠從經典力學得到解釋,牛頓力學以及分析力學已成為解決力學問題的有效的工具。
對于電磁現象的分析,已形成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這是電磁場統一理論,這種理論還可用來闡述波動光學的基本問題。
至于熱現象,也已經有了唯象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理論,它們對于物質熱運動的宏觀規律和分子熱運動的微觀統計規律,幾乎都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
總之,以經典力學、經典電磁場理論和經典統計力學為三大支柱的經典物理大廈已經建成,而且基礎牢固,宏偉壯觀!
在這種形勢下,難怪物理學家會感到陶醉,會感到物理學已大功告成,因而斷言往后難有作為了。
這種思想當時在物理界不但普遍存在,而且由來已久。
甚至在1900年4月27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在英國皇家學會發表了題為“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十九世紀的烏云”的演講,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誰知道,那時候物理學大廈的上空漂浮著兩朵烏云。
第一朵烏云,主要是指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和以太漂移說相矛盾。
第二朵烏云,主要是指熱學中的能量均分定則在氣體比熱以及熱輻射能譜的理論解釋中得出與實驗不等的結果,其中尤以黑體輻射理論出現的“紫外災難”最為突出。
而這兩朵烏云,正是用已經被認為已經很完美的經典物理學無法合理解釋的!
也正是這兩朵烏云的突破,才引發了物理學界的大動蕩,讓完美的物理學大廈的根基地動山搖,然后造就了近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雖然徐芯慧對這段物理學的歷史也是很熟悉的,但她不會把韓啟濤提出的想法跟物理學大廈上空的烏云相提并論的!
哪怕徐芯慧從心里也開始承認,這韓啟濤似乎還是有點料子有點墨水的。
不過,對于韓啟濤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徐芯慧卻不以為然,“小韓主任,你可知道,如果采用你所說的串聯方式,那就得對變壓器的器身和繞組的端部出線結構進行重新。”
“我知道啊,所以我剛才也不是說了嘛,你們這個變壓器試驗樣品,就算我不碰它,他也沒什么價值了。”
韓啟濤可是回答得很輕松,而且還一點面子也不給徐芯慧!
徐芯慧見韓啟濤坐著說話不腰疼,甚至還借機又踩了自己一把,心里又更加不爽了!
“那小韓主任你知道嗎?”
“你提出這個建議,浪費我們的人力和物力不說,就算按你所說的能設計出串聯結構的變壓器,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那樣子會造成線圈上、下端電位很高的問題?”
“我肯定知道啊!”韓啟濤還是一如既往的輕松。
徐芯慧又要被韓啟濤氣得開始按捺不住了,“那你還提這樣無聊的建議?”
韓啟濤淡然一笑,“科研嘛,本來就是探索性的,我們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
“難道這就是你提出所謂的有建設性意見的底氣?”徐芯慧詰問道。
“那不然呢?”韓啟濤反問道。
韓啟濤這種回答,讓徐芯慧覺得韓啟濤就是在為了刷存在感也賣弄!
“尊重的南網小韓主任,您別浪費我們的時間行了嗎?你知道按你那種設計,那是連國外的電力巨頭都沒有嘗試過好不過!?”
徐芯慧這么說,韓啟濤就要呵呵了!
“國外電力巨頭沒有嘗試過,難道我們也要跟他們不嘗試?”
“小徐主任,作為一個清華的高材生,你不會不知道,很多世界前沿技術的創新,都是在沒有前人嘗試過的前提上探索的吧?
“難道國外巨頭沒有開展這項創新,我們就跟著他們屁股后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