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每一個單項,都很有條理。
工地不遠處已經修好的官道上右邊是排成一排卸貨的滿載車輛,左邊是卸貨以后規程的馬車。
工地以內,鋼筋、水泥、石子、河沙有序堆放著。
再往里走,那是有序進行著的施工作業的施工隊伍。
挖土的、拉繩的、轉運的......大家互相協作,又互不干擾。
沒有人因為自己的活或許比別人的更辛苦而抱怨,工地上發出聲音最多的是號子,其次便是班組負責人不斷提示的“注意安全”!
當然,像王玄策、長孫沖和杜構三人一樣聯袂巡視施工現場的并不止一組人。
不少涉及部門的中干頂著四月中旬的那不算毒辣卻能將人曬變顏色的太陽在工地上巡視。他們沒有去干涉一線班組負責人的施工指揮,只是拿著手里的分布施工圖紙尋找著施工難點。
當他們看到聯袂出巡的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之時,無不準備上前打招呼。
卻總是被王玄策一搖頭而阻止。
工地不大,也不小。
王玄策三人一路走走停停,這里看看那里看看。
巡視完兩遍之后,已經到了中午時分。
當下的道建司可沒實行中午休息一個時辰睡午覺的制度。工人們的飯菜也是各個部門的廚子煮好之后送上來的。
菜品算不得豐厚,大多都是一份肉,一份蔬菜以及一個湯菜。
能讓人吃飽!
這是王玄策三人在工地將就一頓之后的感想。
“這可不行!”
王玄策吃完午飯之后對著杜構道:“杜兄,大伙兒熱火朝天的干活,光吃這個有些差了!讓各個部門都重視一下員工伙食,不管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都多加些肉,讓大伙兒有些油水!還有,午飯之后,給大伙兒兩刻鐘的休息時間,所有人必須強制休息!這一塊,長孫你和杜兄一起落實!”
王玄策的的提議長孫沖和杜構都沒有反對,二人點點頭應了下來。
吃完午飯,王玄策不再巡視,而是帶著長孫沖和杜構回到了自己的臨時辦公室。
“二位!這里的建設就交給你們了!”
王玄策咧嘴一笑道:“我準備直接去對面,開始官道的建設。咱們兩步一起走!”
長孫沖聞言愣了一下反對道:“王董,咱們現在已經沒有多余的水泥提供道路建設了。”
杜構也表示反對:“是啊,你一個人去那邊,沒有匠人、沒有協調人員很難啟動。”
長孫沖和杜構的擔憂都很有道理,官道建設說難不難說容易卻也不容易。匠人、水泥和協調人員對官道建設尤為重要。
就在王玄策提出設想的時候,長孫沖和杜構立馬就明白王玄策是要只身去河東推進道路建設。這意味著,王玄策要一個人從零開始,太難了。
王玄策笑道:“二位莫非忘了,王某是從哪里出來的?水泥對別人來說或許是難事兒,可對王某來說,還真不算什么。我過去之后會立馬籌備人建設水泥作坊,指不定到時候你們這邊的水泥都不需要從長安運來了。
協調上也應該不成問題,修路這事兒不光能活躍一縣經濟解決勞動力過剩的問題,還是一縣的政績。王某就不信了,這些個縣老爺還會放著不顧?
所以,我過去沒問題!”
杜構聽完,皺眉思索了良久才道:“要不我跟著你過去吧!上半個月我在河東,下半個月在禹門口!這樣一來,還能有半個月幫你做做協調工作。”
“這倒是個辦法!”
長孫沖點了點頭,杜構若是跟著過去,借著相爺公子的名頭,肯定比王玄策一個寒門官員要容易協調。
再說了,反正河對岸的橋墩也要馬上投入建設了,本來他們就需要兩岸來回跑。
王玄策卻搖搖頭啟用了董事長獨裁權利:“不,這里才是重點!你們二位必須心無旁騖地做好橋梁建設工作!再說了,某又不是一個人過去,所有與修橋無關的人我都會帶到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