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伙還以為有了這個玩意,長安城會擁堵不少。畢竟是在有限的道路上多塞了一輛兩個節車廂的車。可實際上,自打有了這個玩意之后,不夠格上朝的官員們上下班都乘坐這個有軌馬車,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上下朝也乘坐這個有軌馬車。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還是秦千古有意將兩個車廂進行了區分。前面一個車廂是軟座,專門提供給五品以上的官員乘坐;后面一個車廂硬座,提供給上下職的官吏乘坐。
大伙對這種方式很贊同,畢竟大唐本來就是有高下之分的國度。要想坐進前面,就努力工作作出政績給自己升官就是了!
這樣一來,讓仆從駕車上下班的人變少了,早上的交通自然更暢通了。
當然,這樣一來,倒是影響了那些早起做早餐生意的百姓,他們不得不將小鋪子搬遷到專供上下車的軌道交通車站旁邊。一時間,也形成了長安城上半城獨特的風景。
作為這一切的締造者,唐河上最近挺忙!上午忙著給教習們上課灌輸知識,下午還得忙著面試新來應聘的教習。
應聘教習的廣告已經打出去五天,有了去年的招聘事宜,今年應聘教習的人更多了。當然,淘汰率也更高。
畢竟,經過一年的教學工作,唐河上也明白了寒門教習到底還是有著自己的局限,為了更好的開展學院的教育工作,唐河上只能提高自己的要求,不能再矮子里面拔高個。
整整五天過去,學院筆試了兩百人,面試了四十多個。卻沒有遇到一個唐河上心儀的讀書人。
今天是招聘的第六日,長安學院的教習依舊是上午聽課,下午自習。
乘著教習們自習的時間,唐河上、顏思魯組織著今日的考試,一間考室四十個人,一共分了五間考室。唐河上和顏思魯兩個人肯定管不過來!
但是他們根本不擔心有人作弊抄襲!
考試的題目是長安學院出的,一共出了二十幾套,可以連續一個月不帶重復。又不是四書五經,怎么抄襲?
抄別人的?
本次一共就招聘四十個人,一個蘿卜一個坑,誰也不會傻到去幫別人一把,做損己利人的活東葛。
因為要今日必須完成閱卷然后面試,所以考試的時間只有半個時辰。當然,題量也并不大只有三道。
一道算術題,一道主觀題,一道邏輯題。
閱卷的時候,自然是二十名教習幫忙著批閱。
由唐河上、馬周、李義府、崔玨、顏思魯四個人分成五組,每組負責一間教室的試卷閱卷。
對于這些教習,甚至于對于長安學院勛貴班級的學生來講,第一題算術不算難: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較第一天減少了一成,第三天又較第二天增加了成,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與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結果是多了還是少了,請說明原因。
可僅僅是這一道題就難住了許多人。
唐河上翻閱著手里的試卷,僅僅是第一題,手里十份試卷里面光寫著答案沒有寫解答原因的就有九份!唐河上用腳指頭都能猜到,這些個答案都是瞎猜的。那十份里面唯一一份特例......并未寫出答案,而是直接猜都沒猜,留了一個空白。
這些猜測的,不管是對還是錯,只要沒有原因,自然是全部零分。
第二題主管題:如何做好一名教習。
這種題大伙兒倒是都寫上了答案。答案很有趣,有人寫著:為人師表,當正己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