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缽苾一句簡單的值了,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整個都護府,僅僅四萬人,前前后后阻攔了敵人五天時間,讓所有老弱婦孺,小孩有足夠的時間退往關內,值得了!
什缽苾不知道自己這個護著牧民后撤的策略是不是對的,他只知道,自己給突厥族留下了種子。
或許,有人會覺得,突厥族原本上馬就能征戰的種族,為何不武裝起所有人,直接和聯軍硬碰?
什缽苾會苦笑,不是本都護不想,而是不能!
去年年初的大戰,讓百萬騎兵減至不到二十萬。活下來的突厥族人,在一年里大多轉變成了牧民,雖然還在馬背上,可一年的放羊時間足夠讓人忘記了如何去打仗。
四萬都護府士兵加上十六萬不到的青壯和那些入侵者對碰,其結果不一定會是個好結果!
真的那樣做,指不定東突厥這一支就真的亡了!
“命令下去,今晚每個將士一斤燒酒!”
什缽苾下令到:“讓大伙暖暖身子,別明天揮不動彎刀!”
......
地點,白道,去年年初,李績大敗頡利的地方。
時間,從陰山腳下的突厥都護府南撤的第五天正午,白道谷口內,炊煙裊裊。
那是終于松了一口氣的牧民們正在煮一口熱食。
確實該松一口氣了,走過這白道峽谷,再往前走一天就能到朔州地界,到了那里就完全安全了!
一個牧民里長將幾個水囊里的水倒入了那架在鐵爐子上的鐵鍋里,想著將水燒熱,然后分給自己帶領的這一波牧民,就著肉干吞入腹部。
突然,他發現鐵鍋里的水竟然起了漣漪,蕩漾出一圈圈波紋!
他茫然抬起頭,看了一下四周,沒見著山上有滾石落下啊,地也沒有動靜,鍋里怎么可能蕩起漣漪來了?
“不好!”
選拔出來的帶領牧民后撤的里長都是去年打過仗然后退伍的士兵。發現了漣漪的里長電光火石之間想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這,只怕是騎兵前行,引起的震動啊!
“戒備!”
“戒備!有騎兵來了!”
他直接丟開了自己的鐵鍋,快速往隊伍的后頭跑去,一邊跑,他還一邊喊:“長吏,長吏!有騎兵來了!有騎兵來了!”
這位里長嘴里的長吏正是帶著所有牧民后撤的主官,更是都護府除了政委,最大的文官。
里長一路高呼,那些個牧民紛紛給他讓開了道路。
山谷里,聲音的傳播更加清晰,長吏遠遠就聽到了有人在呼喊!
“誰在亂說騎兵來了?”
長吏一下子站了起來,正好看到了跑過來帶著黑色袖標的突厥人里長。他快步迎了上去,問道:“什么情況?”
“報!報告!”
里長有樣學樣行了一個禮道:“我剛剛燒水的時候,發現鍋里起了波紋,這種場面去年我在陰山腳下見過,是有騎兵來了!”
騎兵?
長吏愣了一下,急急忙忙往峽谷口的北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