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上!
唐河上!
所有人都在說唐河上,莫非朕的大唐就離不開唐河上了么?
哼!
朕就是要他關著,大不了,朕的大唐不再研發新的東西了,以前的日子不都是這樣過來的么?
大不了再過會去不就行了?
其實,李二陛下打心底曉得自己這些想法不對頭,很簡單的道理,由儉入奢易啊。
揉了好幾次發疼的眉心,那心中的窩火卻沒有被揉散多少。
從本質上講,大唐很多東西確實不需要仰仗唐河上,可唐河上弄出來的東西,卻非要唐河上不可。
而這些新式的東西,已經被整個大唐接受,現在想改也已經改不了了。
這是一個死循環,讓李二陛下無比頭痛的死循環。似乎,只有將唐老四放出來,才能解開這個循環。
深吸了好幾口氣,李二陛下才終于將心中的不愉快壓住了一丟丟,他看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折,終于鼓起了勇氣抓起第三份看了起來。
嗯!這是一份來之攏右的奏折,想來和唐老四應該沒有關系了吧。
李二陛下終于松了一口氣,認真看了起來。
上面寫道:圣人在上,臣某某某頓首以奏,自攏右道各地改種棉花一來,百姓們的收入有著顯著的提升。
嗯,是個好消息。
隴右道有政績!
繼續看下去,李二陛下的沒有又皺了起來。
奏折上面寫道:只是,棉花的產量還是有些低,臣懇請陛下問問冠軍侯,有沒有什么提高棉花產量的辦法?
啪!
看到這里,李二陛下一下子將手中的奏折丟在了地上,“狗日的唐河上,你TM的無孔不入!”
“篤篤篤!”
正是此時,敲門聲突然想起,老太監的聲音隨之傳來:“陛下,莒國公民部尚書唐儉求見。”
唐儉?
尼瑪還有完沒完!你也要來叫朕放了唐河上么?
“朕沒空!”
李二陛下想都不想,直接回答了三個字,拒絕見唐儉。
“陛下!”
僅僅片刻,老太監的聲音再度傳來:“莒國公說,他是來匯報今年秋稅征收的情況的。”
聽得此話,李二陛下這才想起來,每年下元節后,民部都會來匯報農業稅的征收情況,吐出兩口氣,他慢慢道:“進來吧!”
身穿紫袍的唐儉從門外走了進來,先是行了一禮,然后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冊子道:“陛下,今年的農業稅同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五,主要增長來源來自隴右道。增長本是好事,不過,有一個問題臣以為必須重視。”
唐儉的話,成功吸引了李二陛下的注意,“直說。”
“是!”
唐儉應了一聲,繼續道:“今年的稅收雖然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五,可是,今年征收起來的糧食卻在去年的基礎上減少了百分之二十。”
這么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