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此言,李二陛下眉頭直接皺了起來。糧食征收少了,那么軍糧、官員們的公解糧怎么辦?戰備糧食儲備怎么辦?
“主要是今年隴右沒有收到一斤糧食。”
唐儉哪能看不出李二的心思,直接解釋道:“這樣下去,咱們的戰備糧食岌岌可危,臣以為,要么讓隴右取消經濟作物的種植,要么尋找新的高產作物。臣更偏向于后者,畢竟隴右越來越貧瘠了。”
新作物么?
李二陛下的眉頭越皺越高,新作物有那么容易找到么?
顯然不可能。
這大唐,若是有人能有新作物的線索,或許,只有那個人了吧?
“你先下去吧!”
李二陛下輕輕擺了擺手,“朕好好思考一下!”
“諾!”
唐儉應了一聲轉身就走,絲毫沒有提及讓皇帝放了唐河上的話,仿佛唐河上根本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一般。
唐儉走了出去,李二陛下的眉頭卻再也無法撫平。
放!
還是不放!
這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主要還是那句“將權力關在籠子里”讓李二陛下骨鯁在喉。
……
渭河河畔,發電站大壩上,不少有人游玩,有秋收完畢后忙里偷閑的農民,也有擺著桌布喝著茶看著水電站這宏偉建筑的讀書人、商賈、小姑娘。
突然,一個人指著下游方向道:“你們快看那是什么?”
此起彼伏的驚訝聲頓時在大堤上響起,幾乎所有人都蜂擁到了那大堤臨水的那面,紛紛指著下游正在往上蠕動的龐然大物。
“那!那是什么啊!”
“不,不知道啊!”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啊!”
“是船么?”
“不像啊!如果是船的話,怎么可能沒有風帆?而且,他們正從下游往上游走,沒有風帆,沒有纖夫,怎么可能動得了?”
“可是,那東西實實切切在動啊!”
“搞不懂!搞不懂!”
……
各種各樣震驚的話語出現在了大堤之上,幾乎人人的嘴巴都張得老大。
到不怪大堤上的人少見多怪,而是整個大唐誰看到過這樣的場景?
與此同時,皇宮里的李二陛下還在皺眉。強忍著摔奏折沖動的皇帝翻開了一本有一本的奏折,還無疑問,這一疊疊奏折上所匯報的東西都和天牢里那個狗日的女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且,勸諫皇帝放了唐河上的奏折不下三十封。
看樣子真的該放了唐河上了么?
寫“否”字已經寫得有些煩躁的李二陛下絲毫不知,能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棵稻草已經到了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