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自然是對蕭禹和大臣們這兩個月一來的工作表示高度贊揚,同時表示,該嘉獎的嘉獎,卻決口沒提是不是給大家發點辛苦獎金這事兒。
大家也沒問,反正這幾年來,皇帝從來沒有虧大大家,想來這次也不會。
走完這個流程,李二陛下不著痕跡滴揉著老腰道:“諸位,這次對海軍的檢校可謂是十分成功。倭國!咱們一戰而下了!”
昨日,所有跟著唐河上跑了一趟的文臣武將們都在休養生息,所以,倭國被攻下的消息可謂是沒有人知道。
李二陛下如今當庭宣布,如同在深水里放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倭國?”
“就是之前說有一座巨大銀山那個?”
“一戰而下?”
“那是不是銀山也歸咱們大唐了?”
“......”
朝會上,議論的聲音四起!
這一次,沒有人站出來說一聲肅靜,這是值得喧鬧,值得慶祝的時刻。
過了許久,蕭禹才站出來朗聲道:“臣蕭禹,為大唐賀!為陛下賀!大唐萬年!”
“為大唐賀,為陛下賀,大唐萬年!”
“大唐萬年!”
“大唐萬年!”
整個朝堂里,都是高呼大唐萬年的聲音,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一句:陛下,不宣而戰,是為不義。
就像魏徵曾經說的那句話,搞就是了,要錘子個理由?
這就是泱泱大唐!
即將迎來盛世,即將相遇全球的大唐。
也不知這樣的慶賀過了多久,官員們才消停了些,一個個開始對唐河上拱手表示恭喜。
海軍,成軍之后就立下滅國之功,難道不值得恭喜么?
又過了半晌,李二陛下才伸手壓了壓道:“這次‘解放’倭國,海軍獨占其功勞,著三省六部主官今日擬好功績和封賞,早朝之前交給朕過目!就這樣吧,退朝!”
李二陛下站了起來,揮一揮衣袖,朝著大殿的側門走去。
一路直接趕往兩儀殿,打開了兩個月不曾打開的書房大門。
書房里的案幾上,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堆放奏折。
這倒是讓李二陛下有些不習慣,轉頭問到:“奏折呢?”
老太監翻了一個白眼道:“我的陛下,您昨天回來,又沒人知道,朝臣們還以為您沒回來呢,奏折自然在中書省。別說奏折了,就連三位皇子都還在中書省呢!”
李二陛下這才想起這事兒,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道:“看我這記性,去一趟中書省,讓他們把奏折送來,再讓李承乾哥仨回學校去。”
“陛下,不用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