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笑了笑道:“中書省這會兒指定在送奏折來的路上呢!”
果不其然,老太監這話音剛剛落下不久,門外求見的聲音就傳了進來:“陛下,老臣蕭禹,給您送來了今日的奏折。”
奏折到了,李二陛下的工作終于走上了正軌。
他一如往常坐在案幾前面,拿著奏折就看了起來。
第一本,這是來自草原的奏折,突利奏道:冠軍侯給草原百姓找個好的營生,讓草原百姓不再受到寒冷和饑餓,臣本當感恩戴德。然,越來越多的世家大族在草原上和牧民簽訂合約,讓羊群越來越多,長此以往,臣只怕草場不復,請陛下......
李二陛下眉頭皺了一下,這個突利,部落的人生活水平好了,竟然不知足,想著要讓朕下令讓唐河上停止收購羊毛?
這不是瞎扯么,羊吃草,吃了第二年長起來不就完了?
放在一邊,留中不發!
第二份,來自登州,屈突壽說:陛下,截止冬月,登州的賦稅收入已經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翻了一番,臣希望加大海產品向內地的輸入。
嗯!
此舉可行!
李二陛下在奏折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準字。
第三份,來太原!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太原刺史奏道:陛下,今日,太原出現了一個新的聯合體,叫做太原商會!乃是太原商賈聯合成立的機構,雖說旨在聯合辦商,但是,這樣的機構一旦形成,就有著讓商人聯合對抗官府的嫌疑。臣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是好是壞,請陛下定奪。
商會?
商人的聯合機構?
李二陛下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這樣的非官方聯合機構他沒見過,但是類似的機構、體質,李二陛下總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等等!
倭國!
李二陛下的眉頭突然皺得更高。
他的腦子在快速轉動,心里陡然有了一種要被唐河上挖墻腳的錯覺。
再拿起奏折認真看了一遍,這商會的首腦是太原王家的商業集團,而非唐氏集團太原分公司。
根據奏折上面的說法,唐河上的唐氏集團就根本沒有加入太原商會。
莫非,朕想錯了?
不是唐河上要挖墻腳,而是太原王家想籌辦商會共同抵抗唐河上?
畢竟,唐河上這幾個月來一直跟朕一起在倭國,而王玄策這個唐氏集團的首腦也在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