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給出的改進技術,是采用薄皮鐵甲,從而降低重量。
為了掩蓋薄皮鐵甲帶來的防御力減弱問題,薄皮將使用疊加的形式組合起來。
具體如何操作,王霄都交給了墨家人去負責,今天他過來就是看成果的。
“這個有多重?”
王霄看著被撐在了木桿上的札甲,直接詢問最關鍵的問題。
騎兵穿戴太過于厚重的甲胄,會影響到各方面的發揮。
畢竟重騎兵看似沖鋒很猛,可在茫茫大草原上的作用,的確是比不了輕騎兵。
王霄沒打算發展乾坤一擊,類似鐵浮屠那樣的重甲騎兵。
那樣的騎兵適合沖擊步兵陣列,而在騎兵對戰之中,能被輕騎兵們放風箏放到死為止。
“四十余斤。”
聽著挺重的,可考慮到漢斤大約只有現代斤的一半,也就是十多公斤的樣子,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王霄點點頭,拿起一副弓箭對著札甲就射。
利箭呼嘯而來,直接扎在了札甲上。
都不用過去看,王霄就知道肯定是射穿了。
“天子神射!”
四周人紛紛送上香噴噴的馬屁。
田襄子急忙上前解釋說“陛下,匈奴的弓與箭,沒有咱們的好。而且陛下天生神力,天下無人可及。”
“這不行。”
王霄干脆搖頭“不能把將士們寶貴的性命,寄托在敵人的武器差勁上。再加一層鐵皮。”
田襄子并沒有立馬答應下來,而是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陛下,那樣的話,整套甲胄就要超過五十斤了。”
騎兵們可不僅僅只有甲胄的。
他們還有自己的兵器,盾牌,弓箭,水囊,干糧袋等等。
就算水囊干糧什么的可以放在馱馬身上,可馬匹的負擔依舊是不輕。
“加。”
王霄再次確認“這個是事關性命的大事情,不能放松哪怕一兩。”
實際上這也是與冶煉技術有關,漢朝的鐵產量雖然不少,可技術方面還是差了許多。
含磷,含硫等等雜質,強度遠遠無法和現代世界相提并論。
王霄雖然推出了炒鋼法,可這東西的產量很低。對于數以萬計的裝備來說,那點產量堪稱杯水車薪。
既然質量不行,那就只能是用重量來疊加。
好在漢時的馬匹,比起后世明清時期那些比驢子大不了多少的馬匹來說,要強上太多。
多個十幾斤的負重,勉強還能夠堅持。
‘一漢當五胡’這句話的核心,就在于漢軍在裝備上的絕對優勢。
王霄是絕對不會放棄這種優勢,而去拼什么數量的。
沒錯,大漢的人口的確是遠超匈奴,甚至遠超全天下其他國家的總和。
但正是因為人口是優勢,那就更加不能肆意浪費這種優勢。否則的話,優勢就將變成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