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秋實開始播音,在導播室的眾人也跟著關注起來,這可是直播,要是一個弄不好,劉秋實講的可就不是故事了,而是事故。
“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大家好,歡迎收聽《趣味講堂》,我是代班主播秋實,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段《品三國》,我們就來說一說三國的那些事兒,這第一期的標題,我叫它為《大江東去》。”劉秋實淡定的說道。
在導播間內的寧天聽到劉秋實這個開場,不由得精神一振,這個開場說的不錯啊,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總結的非常精辟。
副主任柴凱也被劉秋實勾起了好奇心,只是這一個開場就讓柴凱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倒是在后面的計興邁還有關萬福兩人還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在那觀看著劉秋實的表演。
劉秋實那帶著些許磁性的嗓音再次傳出。
“三國是一個什么時代呢?是一個動亂的時代,是一個苦難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曹操曾經有詩寫這個時代,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千里之內都聽不到雞叫,在這樣一個時代,有很多人為了國家的重新統一,付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比如說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風流瀟灑的周瑜,堅忍不拔的劉備,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先來說說周瑜吧,讀過《三國演義》的人,聽過三國評書,看過三國戲劇的人,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周瑜是個氣量狹窄的人,因為我們記住的是“三氣周瑜”的故事,我們記住的是“既生瑜何生亮”,我們記住的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口頭禪了。劉秋實慢慢的說道:“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計興邁帶著耳機正在聽著劉秋實在里面講述著三國,剛聽到這里的時候,頓時忍不住說道:“真是不知所謂,周瑜怎么可能氣量大,那演義中……那戲劇中……那評述中……”
關萬福也跟著說道:“寧主任啊,小劉畢竟還是年輕啊,對于三國歷史了解的不是那么透徹,我怕在這么下去還不知道講出什么來了,弄不好就是咱們電臺的直播事故啊。”
相比計興邁還有關萬福,柴凱的態度卻是要比剛才好上了一些,因為劉秋實講述的節奏,不疾不徐,非常沉穩,而且劉秋實明顯是個疑問句,既然他知道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一定會有下文才對。
寧天也是被劉秋實的這個開場嚇了一跳,不過此刻卻是不好在多說什么,因為如果這時候將劉秋實弄下去了,那么這次的直播事故就成了事實。
寧天冷哼道:“讓你們上的時候,你們來回推諉,現在給我都聽著。”
計興邁和關萬福對視一眼,沒有出聲,不過心里卻是對著劉秋實感到非常不削,甚至已經想到了等到劉秋實播音結束之后的慘狀。
劉秋實根本不知道外面導播室內,因為他這個開場就已經有些議論了,還在那不疾不徐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