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一個非常忠誠而又英雄的人物,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開始建功立業,而且也就是在這一年,和他同齡的孫策和他一起迎娶了當時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可以說周瑜這個人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他人長的漂亮,事情也做得漂亮,當時吳中呼為周郎,郎字的本意是小伙子,不過在這里是稱贊之意,當時吳中這個地方的人叫孫策為孫郎,叫周瑜為周郎,翻譯過來就是孫帥哥……和周帥哥。”
“所以你想……”劉秋實目視前方說道:“周瑜二十啷當歲就當了建威中郎將,娶了當時最美麗的美眉做了自己的妻子,可謂戰場、官場、情場、場場得意,他怎么會去嫉妒別人呢?別人嫉妒他還差不多。”
“事實上歷史上的周瑜氣量是很大的。”劉秋實說道:“陳壽曾經說他是性度恢廓,同時代的人對他評價也很高,劉備對他的評價是氣量頗大,蔣于對他的評價,是雅量高致,所以把周瑜說成是一個氣量狹窄的小人,這是冤枉的。”
關萬福也是做過三國演義評書的主播,對于劉秋實剛才所講非常的不削,情不自禁的就說道:“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再讓這個劉秋實這么說下去,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計興邁也跟著說道:“是啊,三國哪里是他這樣子講的,還什么周帥哥、美眉,這也太不嚴肅了。”
寧天沒有說話,反倒是頗為年輕的柴凱說道:“你們之前不也說過這個欄目叫做《趣味講堂》嗎?要是一板一眼的,那不是跟你一樣像說評書似的了。”
關萬福被柴凱的話,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一時之間有些語塞,不過他還是揪著劉秋實所說不符合歷史這個觀點說道:“這個小劉講的哪里還是周瑜了,這是在褻瀆歷史。”
寧天有些受不了關萬福在哪里墨跡,這種自己不行,還看不起別人的人,讓他很是反感,直接對著關萬福說道:“你要是想聽就在這里呆著,不想聽就出去。”
關萬福被寧天說的有些臉紅脖子粗,糾結了一下還是繼續留了下來,他倒是要好好聽聽,這個劉秋實能夠說出什么花來。
劉秋實仿佛像是聽到了關萬福的話一樣,直接解釋道:
“有人或許不認同,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演義并不是歷史,周瑜的形象為什么和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如此遙遠?為什么我們對三國這段歷史既熟悉又陌生?原因有三點,因為三國這段歷史有三種形象,第一種是史書上,主要是正史上記載的形象,是史學家主張的形象,這個形象我稱之為“歷史形象”,這里要說明的是,歷史形象并不等于歷史真相,因為歷史記載也并不一定可靠,第二種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我稱之為“文學形象”,第三種是民間傳說與信仰,我稱之為“民間形象”。”
“如此,其實就可以解釋周瑜的形象,為什么跟我們印象中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大家心里都會有自己對此人的印象和評價,這個形象一旦形成了,有些人就不能接受其他形象了,你說的跟他心中的不一樣,他就會說你不對,你錯了,所以我們去看一部歷史劇,總會有觀眾在下面評論說:哎呀,這個周瑜他不像啊,
“噢,這個周瑜不像?那個真的周瑜……你見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