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你選擇了他,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如果想得到回報,除了不能添亂以外,只有一個辦法:祈禱運氣。
黃兆有放松下來,“都有哪幾家?”
關煌:“都是一些財務性投資,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幫助不大。”
黃兆有有點失望,他是職場老人,自然知道,財務投資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感興趣。
但是,除了錢,對公司的發展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幫助。
創業公司拿錢,也是有講究的。
拿朋友的錢,信任是關鍵,不能虧錢,萬一虧錢,連朋友都沒得做。
拿企業家的錢,得到的不僅是錢,還有資源和幫助,但他們通常比較“強勢”,控制欲很強。
拿土豪的錢最爽,土豪不懂經營,但就是有錢,錢多事少,自由度高。但是,土豪窮得只剩錢,別的什么也沒有。
拿戰略投資人的錢,他們可以幫忙獲得客戶、人才、上下游資源,但是,戰投的錢,自帶“約束”,你只是棋盤中一個棋子。
拿財務投資人的錢,財務投資人,對控制公司沒興趣,只想獲得巨大的財務回報,但是也比較短視。
關煌:“對于我們現在來說,能拿到錢就是是最好的結果。”
黃兆有心想也是,對于眼前的超人來說,有錢就不錯了。
哪有資本挑三揀四。
關煌:“三千萬到賬,應該能幫我們撐到11月底。”
黃兆有算了一下,點點頭,“能的。”
關煌:“但是,要想完成二百個城市站的目標,三千萬還遠遠不夠。”
黃兆有同意這個判斷,“至少還要五千萬的資金。”
規模擴張,組織裂變,聽起來很美,都是錢在撐著。
超人一路走來,極速前進。
從海城起步,到五個城市開站,
十個城市拓展,
十五個城市激進,
二十個城市膨脹,
乃至今天的三十個城市。
從數量和規模上來看,已經超越行業老大餓了公司,一騎絕塵,向前突進。
靠的就是砸錢。
沒有錢,現有的速度馬上停滯,嚴重一點的,甚至會引起連鎖反應。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關鍵就是那股勁。
勁泄了,公司就垮了。
關煌想了想,以面膜的熱度,五千萬資金還是勉強能籌集到的。
當然,里面需要運用金融杠桿。
“錢的事,我來解決,應該問題不大。”
黃兆有看著老板自信的神情,也就沒有多想。
對標一下餓了公司,現在的超人,即使關煌自己不出資,也能找到風險投資。
當然,條件會差很多。
畢竟創業初期,面對風投,大部分公司都是弱勢地位,直不起腰桿。
為什么很多過來人都說,不要管錢的性質,有錢就拿,估值多少不重要,投資人有沒有名氣不重要,條件苛刻不苛刻不重要。
重點就在這里。
創業公司初期就處于弱勢地位,想講條件,沒人搭理你,活下去最重要。
想要翻身做主人,那是C輪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