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煌語氣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流露,“這重要嗎?”
……
如果說2013年是超人低調發展的年份,那么2014年上半年就是超人橫空出世、快速崛起、爆發式發展的時期。
這樣的一個年份里,超人做了一件震驚業界的大事,補貼大戰。
燒錢補貼本質上并不是一場營銷的戰役,而是一場產品的戰役。
關煌預計的從平臺里面接入支付,從一個信息平臺變成一個交易平臺的目標,基本實現。
不知道基于什么樣的考慮,競爭對手“快的”同意了超人休戰的提議,雙方的摩擦暫時告一段落。
從一月到四月,三個多月的時間,雙方燒掉了八億多的資金,超過700萬個出租車司機成了超人或快的用戶。
中國出租車行業的格局陡然變天。
之前被主管部門、相關利益集團把控的出租車市場,在“超人和快的”兩家公司的攻擊下,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被擊潰重構。
然而,互聯網公司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卻絕不是一個只為了帶來公平的“純潔天使”。
相反,它在把舊世界摧毀的同時,更渴求建立新的壟斷秩序。
“超人和快的”不但重構了出行市場,更是在兩強相殺中,令其他的打車軟件無地立足。
兩家占據了90%的市場。
頭部之下,寸草不生。
馬太效應、贏家通吃。
地區性打車公司徹底消失,之前的行業雙子星“滴滴”公司也處于茍延殘喘中,不復往日輝煌,可謂是一步踏錯,滿盤皆輸。
沒有中信領投的一億美金,錯過了第一季度的燒錢大戰,從而錯過了整個行業風口。
可謂是老大老二大戰,把老三干趴下的典型代表。
處境艱難,融資就更困難了,
可以預計,如果沒有巨頭介入,打車市場的格局將在超人和快的之間決出勝負。
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有冤大頭去投資第三名。
關煌對此很是感慨,之前被當做平生大敵的對手就這么趴下了,有點措手不及。
構想中的很多招數都沒用,預想中的紅包大戰,改變出行格局的行業創新,就這么沒了!
他對“時勢造英雄”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有時候,不是你多牛逼,而是搭上了順風車。
沒有滴滴,也有超人,沒有超人,也會有其他公司。
時代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當然,滴滴雖然垮了,但行業格局未變。
雙雄爭霸的名字換成了超人和快的。
上輩子不顯山露水的“快的”也展現出了自身猙獰的一面。
經此一役,人們更清晰地看到了互聯網企業的“天使與魔鬼”的兩面性。以無比的破壞力顛覆了既有的商業邏輯和秩序,同時它反噬自身,讓顛覆在更深層的意義上自我實現。
仿佛在一夜之間,很多人都打不到出租車了,特別是那些孩子和老人,就連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的母親也打不到車了。
原因是超人出行和快的打車正在打補貼大戰,司機專挑用手機叫車、有補貼的訂單,至于那些不會用智能手機叫車的孩子和老人,就被忽視掉了。
這也可能也是快的同意休戰的主要原因。
馬云在在“來往”(阿里巴巴旗下社交應用APP)“扎堆”中吐槽了:
“補貼大戰就好像是兩個蠻漢打架,街上看熱鬧的人多,絕對不要認為別人在看比賽,別人是在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