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柒昔點頭,“是這個道理,李士才說,這些應用只是九牛一毛,還有更想象不到的情況。”
“是嗎?”
“他給我舉了一個例子,簡直駭人聽聞。”
“什么。”
夏柒昔:“說有個詐騙犯,作案時非常謹慎,不留蛛絲馬跡。布局半年,詐騙得手后,把唯一的聯系方式,用假證件買來的手機號碼也銷毀了,你猜猜,警方怎么找到他的?”
關煌笑,“怎么找的?”
“詐騙犯被抓的時候非常震驚,手機號碼已經銷毀了,沒有任何線索,姓名也是假的,這樣也能被抓到,只能說造化弄人。”
關煌也有點好奇。
大數據?
還是別的高科技。
夏柒昔揭開謎底:“通過連接的基站數據,偵查機關發現,被銷毀的號碼白天在某個辦公樓附近,晚上在某個小區附近,周末在某個超市附近,突然有一天這個號碼消失了。”
“但是,行動軌跡沒有消失,通過分析后面幾周,和這三個基站有關系的數據。發現,上萬個號碼中,同樣白天出現在那個辦公樓,晚上出現在那個小區,周末出現在那個超市的,只有一個新注冊的手機號碼。”
關煌啞然。
這倒是個思維盲區。
夏柒昔:“李士才說,這就是數據的威力。看上去和具體的個人毫無關聯,但只要認真挖掘,就能告訴你大量秘密,以及數據背后隱藏的價值。”
“你覺得呢?”關煌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心動了。
這種鬼斧神工的能力,不正是超人所需要的嗎?
不要忘了順風車安全事件,猶如達摩克利斯劍懸在頭上。
稍不留心,就能把人炸的粉身碎骨。
如果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篩選出具有危險特質的人群,重點關注,能夠把危險降到最低。
夏柒昔:“應該努力一下。”
關煌沉吟一下,“新項目,準備怎么做?”
夏柒昔說道,“李士才提出,要對每個用戶搜集98項數據——年收入、房產的價值、是否是一個母親、是一個什么類型的母親、是否已婚、信用額度如何……”
關煌點頭,“這些并不難。”
有些數據是用戶主動填寫的,有些數據可以通過分析得出來。
超人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找到數據背后的東西,從而為用戶畫像。
以簡單的代金券發放為例,從之前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出,用戶分為兩大類四種不同的消費習慣。
代金券敏感型:發代金券才用、發代金券用的更多;
代金券不敏感型:發不發都用,發代金券也不用。
上述四種群體可以簡單地貼上標簽:**絲、普通、中產、土豪。
除此之外,超人還直接從5000家數據交易商那里購買數據,同時,它還搜集到地方政府機構的公共數據,比如成立公司的注冊信息,破產聲明等。
等到趣購網和抖音發展起來,電商和社交數據都有了,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就出來了。
夏柒昔:“搜集到大量的數據后,可以借此構建一個全新的廣告“生態”。”
“生態?”
夏柒昔點頭,“嗯,比如,定位到一個北京用戶打車去西單(出行),在分析出其消費能力和偏好的基礎上(外賣),可以針對性地發送特定商場特定店鋪的某一類產品的優惠信息。”
關煌同意:“這倒是可以做,量身定做的實時實地的廣告價值將遠遠超過傳統廣告盲目推送的方式。”
夏柒昔:“我也是這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