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命運已經改變,未來尚未可知。
陸棋在超人能做出什么貢獻,只有老天爺知道。
超人公司的人工智能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足夠他大展拳腳了。
夏柒昔:“你說ai真的能取代人類工作?”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她雖然是超人的高管,對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并不比外人多多少。
關煌:“十年內沒希望,現在只是概念普及階段,等風潮過去,你就會看到行業現狀。”
夏柒昔感慨:“看現在的形勢,我還以為馬上就是人工智能的天下。”
先有圍棋智能“絕藝”,
后有藝術創作“書生”,
前幾天又有媒體爆料,說《每日新聞》全部是機器人記者。
引起軒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4月份,蘋果公司發布20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沒過幾分鐘,《每日新聞》的報道《蘋果第一季度營收超華爾街預測》新鮮出爐。
這篇行文流暢的報道是由“機器人記者”完成的。
據說,它每天能寫出3000篇這樣的報道,同時對各個報社的寫作風格了如指掌,一人能擋百萬兵。
無數新聞記者擔心自己未來飯碗。
從去年開始,《每日新聞》嘗試用機器人代替人類,經過一年多的沉淀,基本上做到了全取代。
這對大眾的沖擊,幾乎是海嘯山崩。
“絕藝”還只是實驗室作品,
機器人記者已經開始落地。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還沒等大家平復心情。
超人公司接著推出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件,
經測試,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萬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這款軟件只需幾秒就能干完。
更加駭人聽聞的是,它的錯誤率非常之低,還從不放假。
如果說之前“絕藝”戰勝李世石,是人工智能一次公眾意義上的引爆。它以不動聲色的方式挑戰——甚至在某些人看來是“侮辱”了人類的智力。
那么,“書生”、“機器人記者”、“合同解析軟件”……神話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現實,讓所有目睹者驚心而忐忑不安。
幾乎所有的商業觀察家看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將在不遠的將來顛覆幾乎所有的行業。
問題僅僅在于,你是顛覆者還是被顛覆者。
這也是夏柒昔感到困惑的原因。
她明明處于中國乃至世界人工智能的中心,卻沒有感受到多少“未來已來”的味道。
關煌笑著說,“媒體總會夸大其詞,《紐約時報》只是為了吸引眼球才那么說的。”
《紐約時報》在最近的一篇報道中警告說:“中國在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上正在趕超美國。”
夏柒昔感慨:“時代變換太快,我常常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關煌看著她。
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風韻雅致,嬌艷欲滴。
察覺到男人眼中危險的光芒,夏柒昔連忙說起了正事,“對了,關于抖音那邊,我們要不要改變策略?”
“怎么改?”
“把重心從短視頻轉為直播。”
關煌皺了一下眉:“直播?我們的短視頻發展的不是挺好嗎?”
夏柒昔:“單獨看是不錯,用戶數,內容量都在極速增長,但是和直播比起來,就差點意思了。”
關煌聞言,忽然想起,這個時候正是短視頻和直播的路線之爭。
從超人公司去年推出直播答題開始,直播經濟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