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以他之前的生意規模,其實現在已經進不了陸澤平的飯局了。
“不錯,老陸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且吧,還得了便宜賣乖。”
說話的是另外一個大物業公司老板,江城市全市的住宅小區,有超過5%的份額,主要業務是在各種商場和寫字樓,下面好幾十家分公司,他笑著說:“你也幸虧就一個,要是有幾個,都像你家陸岳濤一樣能干,你就等著崩潰吧,那打起來,比金家恐怕還要兇,都能拍電影。”
“那還真不是。”陸澤平擺擺手:“陸岳濤的生意現在做的比我還大,我這點家產,他真未必瞧得上。”
“說起來拍電影,我倒是想起來了,你兒子不是和金家老五弄了個電影公司嘛,是不是叫做金陸啊?”物業老板問。
“是啊,小打小鬧,就拍了一部片,花了攏共一百萬出頭。”陸澤平說。
“可別扯了吧!一百萬出頭哪可能!我上次和老婆去日本玩,看到那邊有個什么電影展,金陸出的那個電影,拿了獎,我問了一下,這個電影展還蠻出名的,一百萬就能拍出拿獎的啊?”物業老板說。
“放別人身上我不信,他家那兒子,說不定真有可能。”白老板說。
“哦,你們說那個啊,人家國外電影節,就專門找小眾片,那些大制作、大場面的,反而拿不到獎。”
陸澤平也聽說了,陸岳濤和金彤楠投資的那部叫什么獨自等待的電影,沒著急在國內上映,過審之后,先送到了日本參加電影節,居然還真拿了個獎。
說起來,這是有些無奈之舉,陸岳濤的金彤楠在影視圈里都是新人,那個導演聽說人脈比較廣,但是也僅限于演員藝人圈子,影響不到影視圈背后的資本,投資商、院線之類的,那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一部小制作,想要取得比較好的排片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拿去國外,得個獎,哪怕是不知名電影節的獎,中國電影其實才起步不久,在國外拿獎,還是很吃香的,最起碼能得到一個相對公正的排片。
“國內什么時候上映,我讓員工組織去看,給你兒子捧場。”物業公司的吳老板問。
“就最近吧,也就這幾天時間,他們元旦檔排不上,放在這段時間,沒什么競爭,上映時間長點,排片也能拿的高。”陸澤平說。
“得了,啥時候上映,別的不敢說,給他包一場,貢獻點票房,支持支持我們大侄子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