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最大產煤縣風險的幾個煤老板,各自提出了幾個建議。
當務之急,是恢復生產供應。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幾家大戶盡管在此次危機中,也受到了波及,損失巨大,但愿意出手,接下那些破產的礦和礦工,盡快整合起來,恢復生產。
包括一些目前沒破產,但是搖搖欲墜的礦,也有必要統一管理,出一個合適的價錢,由縣里出面和對方談,買過來。
因為事實證明,小煤礦扛風險能力差,各自為政,一旦再出現類似情況,只能添亂。
長遠之計,為了避免未來煤礦行業再次陷入混亂,應該成立一個行業協會,由政府牽頭,各個主要煤礦企業參與,對全省的煤礦資源的開采、銷售等等,進行指導。
鳳縣的齊大山在會上發言,說這次的煤炭價格波動,就是因為各自為政,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你降十塊,我降二十,你降二十,我降三十,這種惡性競爭之下,導致了整個行業全面崩盤,最后誰也吃不到。
如果還是這樣,那未來重新恢復正常價格,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說好了提50,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提40、30,想著多賣點,你來我往的,還是一團糟。
所以,以后在大問題上,應該由煤炭協會在政府的指導下,商量著辦,拿出最切實可行的方案貫徹下去,咱們縣煤礦市場就這么點大,禁不起幾輪折騰。
這幾個建議,都得到了一致認可,會后就開始著手操作,要求在過年前,整合完畢,成立協會。
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似乎被所有人忽略了。
是誰,導致了這次煤炭價格暴跌?
之所以沒有人問這個問題,也許是忘了,也許是因為當前這個局面,已經沒法再追究,
也有一種可能,所有的活下來的人,最后都是既得利益者,也都是幕后黑手,所以,沒必要再去追問。
總之,幾個縣的煤炭市場,在年底階段,開始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改造,大批中小煤礦,被幾個大戶分別吸納入手,弱者死亡,強者更強。
放寒假之前,陸岳濤再一次接到了齊家的邀請。
只不過這次邀請他‘去玩’的,不是齊瑞,而是齊大山。
“故地重游,這次應該別有一番風味。”齊瑞笑道。
“等等,汪肖清現在到底什么個情況?他那個水泥廠,不會準備真的繼續干下去吧?”陸岳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