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這玩意,單價不高,可是卻廣泛的運用于軍用民用的各個領域,在后來,中國能擁有全球諸如‘第一大電源線電纜’等眾多生產加工行業第一頭銜,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擁有一批名不見經傳的民營銅礦企業。
銅礦的開采權、原銅煉銅,和上下游加工產業,足以支撐起一個完全不遜色與華為、騰訊、萬達等等頂級企業的銅業帝國。
潘月琳講陸岳濤說的很認真,不確定的說:“你不是開玩笑吧,讓我去買銅礦開采權?”
“如果你去買,那就不是你買,而是我們共同買,你別忘了,和豐礦我有50%股份的。”陸岳濤聽出了她話里的擔憂,淡淡的補充了一句,這女人的確太缺乏安全感了,隨口幾句話,也能懷疑自己在挖坑給她跳。
其實現在去買銅礦開采權是十分劃算的,由于美伊戰爭的影響和**的緣故,目前銅市場已經處于歷史低點,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大多都陷入了經濟萎靡不振的蕭條階段,很多以前在中國看來的發達歐美中亞國家,已經開始大幅度的走下坡路,比如南美的幾個小國,比如伊朗,這樣在之前已經跨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國家,未來十幾年會不斷的衰敗下去,礦場和外資,成為國家的命脈之一。
國內也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銅礦,只要是云貴那一片,經濟不發達,當地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條件進行高效的開采,或者說,很少有主政一方的領導,愿意去做這種要多年才見成效,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事。
有這些財力,做做互聯網,做做地產,不香嘛。
現在入場,是個很好的抄底機會,在陸岳濤的規劃里,這也算是個三線的項目,之前想過,屬于那種有機會可以做一做沒機會也不可惜的,但是一直到現在即沒有足夠的資金,也沒有人力和多余精力,所以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潘月琳的到來,和從天而降的和豐礦,讓他靈機一動,這次倒是可以試一試,成了是白賺的,虧了也不可惜,總之都可以避免自己的精力和功夫,被陷在小小的和豐礦上,隔三差五和潘月琳勾心斗角。
實在是沒有必要。
有了更大的市場,更大的業務,外面有著無窮無盡等待去開掘的寶藏,也多出了更多更厲害的敵人,哪里還有工夫內斗?團結都團結不過來。
“國內的礦,大礦怕是拿不到吧。”潘月琳的思路,還正朝著陸岳濤的方向,開始發散起來。
“拿到拿不到的,什么原因,潘姐你比我要清楚吧。”陸岳濤笑笑,稱呼從你、潘總,第一次換成了姐,女性意味十分明顯,暗示著她過往的經歷。
拿不拿得到,原因很明顯嘛。
時隔多年,再被隱晦的說起這些,潘月琳倒也早就釋懷了,只是略帶自嘲的笑了笑,然后回到正題,沉吟道:“其實你說的有道理,煤礦太火,各方面都眼熱,限制多,所以這次幾家煤老板才能在小區域內打價格戰,如果是銅礦,基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除非有誰能壟斷全國的礦業。這么看來,倒是可以先從小礦入手,拿一些小礦試試看。”
“要拿,還是拿中型礦,尤其是那些效益不好的。”陸岳濤卻道:“小礦之所以是小礦,除了產量少蘊藏量低之外,開采難度也高,綜合性價比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