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線上微微小撤一步,左手合上右手,拔起就是投籃。
投三分了?
球迷們看得目瞪口呆。
秦飛出手時,目光特別堅定,感覺也很好,臉上掛著自信的微笑。
防守球員暗道不妙,回頭一看,籃球正正好好地落入了網窩之中,卷起一片白色的網花........
三分,命中!
遠在圣安東尼奧觀看比賽的馬刺球迷紛紛發出哀嚎和嘆息,7分的分差,一下子到了10分,這還怎么打?
好不容易追到了7分,一下子又變成兩位數,換誰心態都得崩。
而且最關鍵的是,秦飛的這投籃還特別不合理,輸在這樣的進球下,心里更加忍受。
十多分鐘后,紅燈亮起。
全場比賽結束。
西部半決賽的天王山之戰,馬刺79比88輸給了超音速。
在這場低得分的比賽里,秦飛狂砍全場最高的31分6個籃板6次搶斷,其中搶斷數是自己季后賽職業生涯的新高。
佩頓、秦飛、坎普等人均有搶斷,超音速一共搶斷了11次,而馬刺全隊只有4次搶斷。
超音速的許多搶斷直接化作了得分,這也是馬刺輸球的主要原因。
而秦飛的中距離,更像是一種非常規的精準打擊,搞的就是馬刺隊羸弱的外線防守能力,馬刺還沒有任何的辦法。
賽后,專家們紛紛給馬刺隊支招。
比如芝加哥論壇報的專欄體育記者就說了,**維奇也不能太固執,側翼防守是可以用一下小前鋒的嘛!
馬刺隊里,查克鉑森雖然年紀大了,但卻又2米03的身高和100公斤的體重,多少對秦飛的投籃干擾是有點影響的,不能老賭年輕人投不進呀,萬一真投的進怎么辦呢?比如這場比賽,秦飛一共命中了12個球,其中9個球都是來自于中距離。
芝加哥的媒體純粹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希望并且歡迎馬刺這樣的年輕球隊殺進總決賽里,體驗一圈總決賽的氛圍。
西雅圖、洛杉磯、甚至休斯頓等地的媒體則吹捧了一番秦飛的實力。
這其中,休斯頓的媒體最搞笑,上一輪比賽的時候,瘋狂地論證秦飛不行,這一輪里,又轉變了風口,改說秦飛真厲害,似乎秦飛的厲害,能夠洗刷掉一些火箭隊三年敗在超音速手里的尷尬。
洛杉磯的媒體用“殺手”來形容秦飛。
這個詞之前是形容科比的,洛杉磯的媒體認為,秦飛的中距離太過穩健和冷血,就像是一臺機器操縱著一把尖刀,一次次地捅進了敵人的心臟。
拔出來鮮血淋漓,然后又面無表情地刺了下去,手都不帶抖的。
“殺手”的綽號第一次被人喊出來,身位當事人的秦飛肯定是不能接受這個綽號的,這還不如“單挑狂魔”來的順耳。
所以接受采訪的時候,秦飛直接就說了。
“我真不是什么“殺手”,打球嘛,開心最重要,偶爾有天手感好很正常!”
“改天我介紹個真正的“冷血殺手”給你們認識。”
“算了,擇日不如撞日,我就實話實說了!”
“科比,你們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