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便有人從他的身旁抹過,薩博尼斯就勢一擋,一個漂亮的戰術跑位就出來了,殺進去的是皮蓬。
皮蓬吸引開拓者隊換防,傳給了另一側的拉希德華萊士。
天尊接球直臂跳投,輕松命中兩分!
“漂亮的投籃!”
現場觀眾掌聲雷動。
雖然這一支開拓者隊有著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但是這一支開拓者隊的天賦也顯而易見,尤其是拉希德華萊士,來到了開拓者隊之后,逐漸成為了聯盟里優秀的大前鋒代表,進攻端能里能外,不斷開發自己的新技術。
攻防轉換,秦飛從低位繞出來接球,發現開拓者防守嚴密。
隨后把球還給弧頂的控衛,繞到另一側的低位去接球。
低位的秦飛背靠史密斯,拿到布雷洛克傳球的一瞬間就做了一個佯裝往底線轉身突破的假動作。
隨后運球往中線走,運一步翻身跳投。
史密斯反應迅速,手掌貼到秦飛的臉上。
秦飛面不改色,柔和的手腕帶來了出色的投籃手感,遮住了眼睛也一樣有肌肉記憶。
籃球同樣也是空心入網,現場歡呼雀躍的球迷氣勢為之一頓。
.........
G5戰一開始,兩隊的進攻效率都很高。
開拓者依賴皮蓬的組織,把每個球員都納入到進攻的狂潮當中。
而勇士隊則是依靠著秦飛的低位進攻打開局面,在開拓者隊選擇包夾之時,秦飛又把球分給外線,打得比較簡單,但進攻效率奇高。
NBA里,很多戰術并不是說一定要越復雜越有效果。
比如很多NBA的教練追求的就不是復雜戰術,而是最有效果的戰術。
因為很多NBA的球員個人能力太強,太過復雜的戰術,反而不利于他們發揮自己的戰力,所以選擇簡單戰術,是降低失誤,提升效率的一種方式。
有些球隊因此還被稱為“X**D”球隊。
“X**D”有的時候也是有奇效的,要不然NBA也不會那么多專門以單打為核心的戰術體系可以出爐。
這些以單打為核心的進攻戰術體系,也就只能適合NBA這種場地開闊,球員個人能力超絕的聯盟,像諸如歐洲等其他地方的聯賽,肯定是不太好使的。
勇士隊今天的戰術就有點化繁為簡的意思,秦飛的單打、秦飛的低位單打、秦飛接球進攻、秦飛妙傳隊友........這組成了個人的獨奏曲。
首節半節比賽過半,兩隊的進攻效率下滑。
比分交替領先。
次節比賽,勇士率先發力,領先優勢一度擴大到5分,開拓者叫暫停。
暫停過后,開拓者重掌場上局勢,一波6比0追平比分并反超,逼得勇士隊再回應他們一個“暫停”。
格蘭特今天犯規數控制的好,但大本今天犯規數有點多,半場結束,大本已經是3次犯規在身上。
勇士半場47比46領先開拓者1分。
下半場一開始,開拓者隊進行了陣容調整,上半場發揮出色的替補球員馬紹爾替換登場,開拓者改打三大陣容。
和勇士隊打小陣容相對立,大陣容也有大陣容的優勢。
NBA里,尤其是當今這個時代,很多教練都喜歡擺上一個三打內線的陣容,所以換下場的是原本防守秦飛的史密斯,正好史密斯也三次犯規了,稍微保護一下。
皮蓬開始主防秦飛,進攻端大權交給“小飛鼠”斯塔德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