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防守秦飛背身進攻的效率太差,他體重過輕,身高臂展不足,天賦有限。
所以經過鄧利維的權衡利弊,決定用皮蓬來防守秦飛。
皮蓬防守秦飛也有風險,如果皮蓬年輕個五歲,不,三歲,都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但他現在畢竟也是35歲的老將了,反應和橫向移動能力都有所下降,鄧利維就怕秦飛這個時候換成面框進攻了。
果然不出鄧利維所料,一看開拓者讓皮蓬來防守他,秦飛主動求變,改成面框進攻為主的單打進攻。
秦飛開啟面框進攻,吸引開拓者包夾防守。
下半場一開始,秦飛強突分球、假投真傳、行進間找空位隊友........在遭遇開拓者包夾后,他愈發堅定傳球給隊友的信念,連續傳球讓勇士隊進攻火力直線上升,三節中段,勇士隊67比59領先開拓者8分。
鄧利維嘆了口氣,只能再叫暫停。
........
開拓者特別被動,在第三節中段的時候,一度落后到兩位數分差。
鄧利維的暫停也沒有什么用,兩隊就維持著這個分差,直到第四節開場后沒多久,開拓者隊突然爆發了。
爆發的是成為了替補的史密斯。
史密斯本來在開拓者隊里是本賽季僅次于拉希德華萊士的得分手,這一輪季后賽里,因為要主防秦飛,所以些許精力都花在了防守上,進攻端不溫不火。
下半場被放到替補席上后,憋了一口氣。
第四節一開場,史密斯里突外投,連續得分。
史蒂夫史密斯巔峰期場均20+的得分,就算現在三十來歲,年紀大了,但是也有場均15分以上的能力。
他整個職業生涯里,以出色的跳投出名。
當然,三分球命中率剛剛三成五也就一般,厲害的是復古的中距離打法。
這回第四節的爆發,也是從投進了一個中距離跳投后開始的。
開拓者隊天不絕,第四節隊員的爆發,把兩隊分差拉回到同一水平線,到了第四節還剩下3分07秒時,兩隊剛好打成88平。
秦飛已經拿到了28分,同時還送出了季后賽職業生涯新高的15次助攻,一個大號兩雙數據得手。
關鍵時刻進攻,勇士隊隊員都非常信任他。
“Byyourself,Byyourself!”
布雷洛克傳完球,大聲吼了兩句,示意隊員拉開空間,讓秦飛自己來解決問題。
秦飛低位一拿球,開拓者隊就蠢蠢欲動,但之前布雷洛克投進過三分,所以他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實施進攻前的包夾,而是準備秦飛在最后出手的時候再包夾。
秦飛左右看了看,無人過來。
背后還是皮蓬在防守他,他突然轉過身來,換成了面框進攻。
一個搖擺式的左右晃動,右腳往左側踏出一大步,交叉步卡住了皮蓬的防守方位。
皮蓬貼上秦飛,兩人“砰”地撞了一下。
對抗下運球,秦飛攆著往底線運了兩下,果然此刻便有人跑來包夾他,他往外一丟,布雷洛克傳給接應的格蘭特,格蘭特再傳底角的斯塔克斯。
約翰斯塔克斯跳投偏出。
籃下的大本被薩博尼斯死死卡主,另一邊的拉希德華萊士面露喜色,以為要抓下這個籃板球了。
拉希德不是一個籃板手,在籃板球方面,他只能算是NBA首發內線里的中線水準,甚至中線還不如。
可這一球他感覺沒有人會來和他搶奪。
直到腦后突然生出一股惡風,四面的小伙伴露出了驚恐訝異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