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命了這些李開剛等人頂上空缺之后,候國順和李志民兵分兩路。
候國順帶人整頓黑江省的電力系統,而李志民則帶人開始籌備大同新華火電站(核電站)。
電網自己的工程公司,調動了大量的工程機械,計劃在三個月之內完成核電站的廠房和偽裝外殼。
然后進行配電站和變電站的安裝建設,最后才是核聚變反應爐和相關配套設施。
李志民視察了工地之后,又通過虛擬網絡,了解了另外兩個核電站的施工進度。
另外兩個核電站,分別位于齊魯省的聊城市,桂省的來賓市。這兩個核電站的工程進度也在穩步推進之中。
……
嶺南汕美的海城縣,西北的蓮花山附近。
剛剛建設完成了變電站和配電站之后,蓮花山核電站開始試運行。
董寬和魏風幾個人,看著配電室的工作人員,將并網開關合上之后,正式標志蓮花山核電站向整個嶺南地區輸送電力。
不過此時核電站的發電功率并沒有百分百啟動,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功率被啟動。
因為電網需要將年發電量大約2000億千瓦時的其他發電站分批次關停,個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
隨著核聚變發電站逐步推廣,估計在未來五年內,華國將關停絕大多數的火電站、水電站、風電站和光伏電站。
畢竟傳統發電站的電力成本太高,核聚變發電站的發電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目前一公斤氘的生產成本是7000元,但是這個生產成本是因為電解水中需要消耗大量電能,這是不是非常有趣,如果用核聚變發電站的電來生產氘,成本可以下降到十分之一左右。
而一公斤氘,理論上可以發電8000萬千瓦時,目前發電系統第效率是58~59%,就是一公斤氘可以發電4800萬千瓦時。
金烏一號年發電量最大是2000億千瓦時,需要消耗大約4167公斤氘,核燃料成本大約是291萬元。
這個核燃料成本和20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反而是維護費用和人工費用成為了大頭,這也是為什么電網敢開出0.2毛每千瓦時的電價,因為這個價格依舊有利可圖。
魏風和董寬等人看了并網發電之后,便搭乘中巴車到發電站隔壁,這里是剛剛掛牌成立的蓮花山發電設備公司。
其實就是之前金烏計劃的研發基地,現在專門用于生產核聚變反應爐,電網需要的三個核聚變反應爐,就在這里制造。
魏風和董寬等人進入裝配車間里面,這里是一個總裝配工廠,很多零部件是由別的公司提供的。
比如上滬光機所提供的激光器,思維社提供的耐熱材料、碳液等,還有中芯國際提供的工業計算機,涉及到幾十個企業。
這依賴于國內完整的工業體系,如果是國外那些國家,估計連一半的零部件的難以自給自足。
魏風沉默的看著裝配車間,里面正在組裝第二臺金烏核聚變反應爐,這一臺和第一臺有了一些變化。
比如注重模塊化設計,方便拆卸之后,進行秘密運輸,另外就是安裝了定位系統和自毀系統。
“風子,看來這邊的問題不大。”董寬指著裝配車間說道。
“確實沒有什么大問題,我們回去討論一下小型化的問題吧!”
“好。”
可控核聚變在小型化方面的難度,比金烏一號更有難度,這是金烏計劃的第二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