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正電子的稱為“正β衰變”,放出電子的稱為“負β衰變”。
在正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個中微子;在負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中子轉變為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
此外電子俘獲也是β衰變的一種,稱為電子俘獲β衰變。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β衰變就是放射性元素的體現,其根本原因就是宇稱不守恒導致的。
想到這里張庭玉這才反應過來:“難道高能π中微子可以讓原子核獲得暫時性的宇稱守恒?”
黃明哲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理論,宇稱補完。”
在場不少人都是物理學家,他們都知道宇稱不守恒是這個宇宙存在的根本。
如果宇宙一開始就宇稱守恒,我們今天的宇宙將胎死腹中,沒有缺陷性的粒子,比如導致正物質和反物質一樣多,后果還是正物質和反物質一起湮滅,宇宙只剩下光子和暗物質。
正是這種缺陷性的存在,讓正物質稍微多出了一些,才讓宇宙誕生了天體和生命。
而黃明哲通過高能π中微子不斷補充粒子的缺陷性,讓原子核暫時性處于一直穩定狀態,即暫時失去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失去放射性,后果就是它們暫時不能進行核裂變,盡管核聚變不會被直接影響,但是不要忘記目前人類根本沒有辦法直接進行核聚變。
氫彈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內置小型裂變彈來引爆,才可以進一步激發核聚變反應。
張庭玉當人顯然已經想到這一點,怪不得黃明哲要在這種秘密基地進行實驗,這東西爆出去,后果就是世界脆弱的平衡徹底瓦解。
特別是中微子那種幽靈粒子特性,幾乎是沒有物質可以阻擋中微子,就算是隔藍星的另一側,中微子依舊可以輕易的穿透地殼、地幔、地核。
當然對著地殼發射高能π中微子,后果可能非常嚴重,因為藍星的內部就是一個巨大的放射性核電池。
一旦長時間讓地核的放射性活動停止,極有可能導致藍星的氣溫迅速的降低,引發藍星整體性冷卻,進行真正的冰河時代。
黃明哲看了看數據,便決定進入下一階段的實驗。
一個微型核反應堆,被推上發射軌道上,這個微型核反應堆的核燃料非常少,但是用來測試剛剛好。
“黃總工,一切準備就緒。”
“那就開始吧!”
“好。”
張庭玉激動不已,他死死地盯著核反應堆,一側的電腦上正顯示核裂變反應的情況。
隨著高能π中微子流沖刷過去,剎那間微型核反應堆的核裂變反應停止了,一切的核裂變反應都停止了下來。
“太厲害了。”張庭玉激動到身體顫抖著。
一旁的葉麒盡管不明白其中的科學原理,但是微型核反應堆停止鏈式反應,他還是知道的。
這個發明不亞于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因為這個東西可以壓制核裂變反應,這就意味著核子武器將失去效果。
連續測試一個多星期,甚至葉麒通過內部秘密運輸,將一個微型核反應堆拿到了75公里之外,高能π中微子在這個距離同樣可以壓制核裂變反應。
至于超過這個距離,由于藍星的星球表面曲率限制,現在80公里左右,已經是中微子的直線距離極限。
當然這個直線距離也不是不能改變的,比如通過直接穿透地殼,甚至是地幔,可以延長中微子的直線距離。
不過這一方面的研究要從長計議,畢竟下地幔可能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高能π中微子可是會封鎖放射性的,要是一不小心完脫了,那就真的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