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好吃!她眼睛微微擴張,草莓沾了煉乳之后,味道和層次感提升了一個檔次,不知不覺她已經消滅了十幾顆草莓。
“嗝!”已經有了明顯的飽腹感,她不得不停下來歇歇。
這個時候,她才注意到兩個小孩和隔壁桌一家子的小孩在玩耍,雙方家長笑了笑,也一邊吃一邊閑聊起來。
隔壁一家子還有一個老婆婆,她正在教幾個小孩唱童謠。
“隆隆隆,騎馬去海豐。海豐人姓陳,騎馬去巡田。”老婆婆一邊唱一邊拍節奏。
三小孩也跟著唱起來:“巡田生柳枝,柳枝生茶瓶。茶瓶生橄欖,橄欖雙頭紅。”
老婆婆開心的帶著唱起來:
“長竹篙,短竹筒。紅心姐,做媒人。做著底地,做著大房。”
三個小孩也高興的跟唱:
“大房人刣豬,細房人刣羊,拍鑼拍鼓等新娘。新娘底時嫁?初一嫁,初二抱子返外家。”
作為外地媳婦的鄒丹妮,對于汕美話只能聽個六七層,對于這些古老的本地童謠,她是一竅不通。
不過家婆家公倒是經常帶著小孩子唱。
海陸豐的古老童謠,其實歷史已經非常久遠,比如“騎馬去巡田”這一句,這是對于封建地主的描述,舊社會可以騎馬又有農田的人,必然是大地主家的。
這些歷史的記憶,依舊殘留在這片土地上,通過原始的口耳相傳,一代代流傳下來。
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傳統又不得不面對新時代的沖擊,越來越多小孩已經不會傳唱本地童謠,反而唱起了ABCD的字母歌,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公民托管社的教育基金委員會,今年再一次調整了一部分計劃,其中就有傳統文化的保護項目——薪火計劃。
對于各地的優良傳統文化,要進行逐步分門別類的歸冊和保護,通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文化中的童謠、字畫、詩歌、技藝、古樂、中草藥方薪火相傳下去。
特別是對于中草藥方,這些民間偏方之中,盡管有一部分是江湖騙子,但是真材實料的也不在少數。
黃明哲甚至在科學院特設了一個民間中草藥研究院,專門研究各種民間中草藥偏方。
舉一個栗子,現代醫學中說的帶狀孢疹,也就是民間稱為纏腰火丹、纏腰龍、飛蛇的疾病。
這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如果去普通醫院治療,一般就是抗生素治療,后果會非常嚴重,不僅僅效果不明顯,而且容易出現永久性后遺癥。
而民間的不少人卻可以不需要抗生素,通過一些偏方和火針法,起到明顯的效果,又不留下可怕的后遺癥。
又比如用醋母(釀造陳醋的微生物)可以迅速壓制傷口發炎等等。
這些都是千百年來的民間智慧結晶,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否定傳統,批判性繼承才是正確的做法。
而這些民間智慧結晶,需要我們去篩選和驗證,黃明哲其實對于國內的那些中藥研發公司非常失望。
明明坐在寶山上,卻偏偏要緣木求魚,如果他們可以將這些民間偏方和赤腳醫生的經驗藥方拿過來研究,多多少少可以研究出一些東西。
畢竟很多藥方都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上千年的經驗摸索,不要談什么那些赤腳醫生不肯拿出藥方,很多人不過是錢的問題。
很大一部分現代國人,內心都多多少少有一種文化自我否定的觀念,也是一部分外國勢力在搞文化入侵,加上對于傳統文化的不重視,才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如果我們再不重視這一切,我們的精神世界將被西化,因此薪火計劃應運而生,結合現在的虛擬世界技術,抵抗西方文明的入侵。
從今年三月份開始,網絡管理委員會就出臺了一系列方案。
比如重點宣傳傳統節日,不允許商家慶祝什么圣誕節、復活節、萬圣節,連情人節都改成七夕節,其他時間的情人節都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