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回到國內。
遼東省,大連市。
目前兩個可以建造十萬噸級核動力艦船的造船廠,大連造船廠就在這里,另一個就是江南造船廠。
在龐大的船塢里面,第一艘國產航母正在建造之中。
不過今天的事情和國產航母沒有關系。
在一側船塢里面,里面的雜物已經被清理干凈,這是一個超大型船塢,可以建造20萬噸級的油輪。
當然這種船塢在國內只能說一般般,畢竟國內可以建造30萬噸~50萬噸船只的造船廠就有幾十家。
船塢里面,一艘船只的龍骨正在搭建之中,在大型龍門吊的協助下,工人們忙碌著拼接和組裝。
船只設計師趙典等人正在和造船工程師王建設等人討論著細節。
“趙設計師,我們真的要造這種東西?”拿著設計簡圖的王建設再一次問道。
趙典挑了挑眉頭回道:“是上面拍板的,你說呢?”
苦笑起來的王建設,吐槽道:“可是這東西造來做什么?放博物館都嫌它占地方。”
趙典攤攤手回道:“你就別操心了,這艘船也不是沒有用處的,一來可以驗證一些新材料,二來可以積累一些裝甲技術。”
“好吧!”
王建設看著手上的設計簡圖,再看看隔壁船塢上的航母,頓時別提多郁悶了。
別人造航母,他造老古董。
“老王,你可別敷衍了事,這可是上面的重點任務之一。”趙典提醒道。
“知道。”
趙典也是大吐苦水:“我當時也是一臉懵逼,為了設計這艘船,我可是跑幾個月東瀛,去找了一大堆大和級的復原設計圖,又利用仿真空間和一大幫人搞了半年多,才完成了這艘船的。”
“可是這種鐵棺材有什么用?人家又不跟你戰列線對轟,難道放博物館給游客看,也不對呀!你們這是放大版的,也不是真大和級。”
“鬼知道。”
倆人一邊吐槽一邊看著龍骨鋪設。
龍骨鋪設得非常快,現代造船工業中,絕大部分的造船廠,特別是大型造船廠,都是采用分段造船法。
所謂的分段造船法,就是將船只設計成為類似于搭積木的一個個模塊,然后這些模塊從其他配套工廠制造出來,再運輸到造船廠組裝起來。
而船塢上的這艘船,就是采用了部分分段造船方案。
為什么說是部分,因為這艘船將采用另一種全新的造船法,來完成快速造船的目的。
龍骨鋪設和高強度合金框架的鋪設非常快,僅僅是用了不到一個多星期。
今天王建設和趙典等人,是為了等待從嶺南那邊過來的24個重要模塊。
嶺南核工業設備集團的理事長張清海,親自押送著兩臺設備過來這邊,這臺設備就是之前剛研發成功金烏二型核聚變反應爐。
模塊化之后的金烏二型,就是由12個小小模塊組成。
“張理事長,你們的設備來了嗎?”王建設連忙問道。
“已經在港口,我們的工程師也一起到了。”張清海將清單遞給對方。
為了保密,核聚變反應爐的名稱都是標為核裂變反應堆,而且保密工作非常嚴密。
接下來幾天時間,在嶺南核工的工程師指導下,造船廠迅速將核聚變反應爐的24個模塊組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