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工作獲得了突飛猛進,短短一個月之內,生物計算機實驗室將先后完成了腦波感應部件、腦波反饋部件、濾波器、儲存器、中央處理器。
成功構建組成了第一組原始的生物芯片。
培養皿里面,之前半透明的細胞組織,此時已經帶著陽綠色,如同一片晶瑩剔透的翡翠,或者說果凍更加恰當。
細胞組織里面,每一顆細胞都相當于一顆芯片,這些細胞并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力量。
因為它們內部的核心邏輯器(中央處理器),還不能并聯組合起來。
溫克寒給這些細胞里面的核心邏輯器,編寫了一套簡單的內核程序,主要是用于測試這些細胞芯片的浮點運算力。
至于是否需要編寫一套真正的生物計算機內核操作系統,沒有這個必要。
為什么這么
難道還有什么操作系統,比人類的大腦更加強大和全面?最多就是內置一些輔助程序和權限控制程序。
溫克寒帶著幾個輔助員工,將20個培養皿,一個個放入浮點運算測試機里面。
這臺機器還是從神光儀器特別訂購的,可以通過腦波實現浮點運算力的精確計算。
帶著護目鏡的溫克寒看了看手表,隨即吩咐道:“開始測試。”
輔助員工將培養皿推入腦波交換箱里,隨即啟動浮點運算測試。
看著正在瘋狂跳動的數字,溫克寒盡管已經預料到細胞芯片的運算力會非常強,卻沒有想到會強到這種程度。
4669~5341兆(萬億)每秒的浮點運算力,比目前的大型超算還強大三倍多。
目前最強的超算,是神光儀器的神光—木星大型超算,可以達到每秒1500兆。
問題是,培養皿里面的細胞芯片現在還沒有進入并列組合階段,測試出來的速度只是單獨一顆細胞芯片的運算力,所以才出現明顯的運算力波動。
如果培養皿里面那一個硬幣大小的細胞組織,全部發揮出運算力,然后并列起來。
想想就知道其中隱藏著多么龐大的運算力。
“這才是人類的未來。”溫克寒將報告遞給其他人。
方歌、林莎、蔣天生等人看完報告,也被細胞芯片的強大運算力震驚到了。
太強大了,單單是一顆細胞芯片,就相當于三臺神光—木星超算,一個硬幣大小的細胞組織,蘊含著數以億計的細胞。
“并列框架方面我們需要一支專業的計算機編程人員,建立一個完善的并列計算框架程序。”溫克寒提醒道。
畢竟他不是專業的程序員,一個人編寫程序,不僅慢吞吞,更加容易出現漏洞。
方歌也知道溫克寒一個人搞不定,便點了點頭回道:“我會向王所長申請一支程序員過來支援。”
隨著細胞芯片成功研發,接下來就是進入構建生物計算機的新階段。
王勝強看著手上的報告,才知道成立兩個多月的生物計算機實驗室,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他立馬聯系黃明哲匯報了這件事。
在嶺南的黃明哲,盡管詫異方歌的速度,不過他還是從思維社的計算機編程研究所和科學院、工程院,抽調了一批編程專家過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