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方案,人類這些年來腦洞大開的設想太多,他們可以借鑒的思路數不勝數。
比如人列超算模式,將生物計算機接入公共網絡,可以形成人類超算陣列,集合所有人的生物計算機運算力。
不過這一部分技術,存在很大的爭議性,研發團隊暫時擱置了這個程序的編入。
先完成另一個重要的系統,那就是意識保護系統(防火墻)。
比如強制設置腦波流量閘值,避免有人利用信息洪流攻擊生物計算機系統;還有強制斷網機制,也是為了保護使用的信息和生命安全。
意識保護系統的非常重要,如果生物計算機系統不安全,那使用者不僅僅會損失財產,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生物計算機的系統權限一旦被黑客竊取,后果就是黑客可以操縱一個人的身體。
這種現象是非常可怕的,甚至可能引發人類對于生物計算機的排斥。
作為第一代系統設計者,所有人都仔細思考了生物計算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可能將這些存在的漏洞給堵死。
……
實驗室里面。
方歌、林莎、李嘉航等人則在研究黃明哲的粒子控制技術。
經過幾天的了解,眾人才知道粒子控制技術的強大,有這個技術,細胞芯片可以通過特定條件,實現對于粒子的操縱。
當然技術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如果沒有X基因血清存在,普通細胞根本沒有辦法控制粒子,或者說無法主動控制粒子。
X基因血清融合之后的癌細胞,現在具備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強度,以及可以儲存能量,其單位儲存能量,相當于普通細胞的23.5倍左右。
無論是宏觀宇宙還是微觀粒子,它們的運動都在能量守恒之中,沒有高能儲存機制,細胞芯片也沒有力氣操縱粒子。
這里說的粒子,是指原子、小分子、一小部分高分子。
李嘉航贊嘆不已:“沒有想到黃院士還有這種技術。”
“現在我們篩選出來的技術中,可以用細胞芯片進行微控的粒子只有7種,而其他一些粒子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方歌手上就是一份相關的測試報告。
可以被細胞芯片微控的7種粒子,分別是:鐵原子、鈣原子、鋅原子、鋁原子、硅原子、碳原子、磷原子。
從這里可以看出,金屬類原子最容易控制、然后是半導體類型的原子,最難控制的原子是氣體原子。
作為人體基礎元素之一的碳原子,受到了一眾研究員的重視。
不過半導體原子比金屬原子控制難度高了一大截。
通過X基因血清和改造蛋白質的組合,開始了研制碳原子控制器蛋白質部件的工作。
這種實驗和一般的半導體芯片或者電子元器件研發不一樣。
細胞元器件的研發,采用變異篩選法,就是通過不斷地誘導癌細胞變異,然后篩選出優秀的變異品種,進行一代代的誘導篩選培育。
這種方式存在優點,也有缺陷。
優點就是誘導變異比較容易,而且實驗產成本低;缺點,就是隨機性太大,難以確定研究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