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在北方地區、東北地區快速修建輸水管道的時候。
大員海峽上一條跨海大橋,也在突飛猛進修建之中。
從廈門向澎湖列島方向的海面上,5座大型人工島已經在造巖劑的作用下,迅速地冒出海面。
人工島的面積,是標準邊長2公里的正方形,面積為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為15米。
每一個人工島之間的距離在1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最外層的人工島,距離廈門已經有60公里之遠。
澎湖列島距離廈門不足180公里,而大員島距離廈門大約是235~240公里之間。
15座人工島便可以推進到澎湖列島,20座人工島直達大員島西海岸。
而這五座人工島,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星期時間便生成完畢,現在正在構筑跨海大橋部分。
一條超級跨海大橋。
國內用海水造巖劑修建跨海大橋已經是經驗豐富,比如今年三月份開通的威海—大連跨海大橋,目前正在建造上滬—舟山—寧波跨海大橋。
那個速度就和吹氣球一樣,一兩個月就可以竣工使用,而且質量杠杠的。
不杠杠的都不行,那個設計標注都是非常高的,半徑200米粗的橋墩見過沒有?
也不是一般的拉索橋,而是非常硬派的梁式橋,設計為公路和鐵路兩用橋梁,一共是上面四條高速公路,下面四條高速鐵路。
反正那些支撐結構和地基,都是按照設計超級加倍來搞的,單單是公路橋和鐵路橋之間的隔層厚度,就高達2.6米;而鐵路橋的橋基面厚度,直接達到了5.5米。
多層高強度人造巖加上高強度合金鋼的鋼筋框架,公路橋面堪比3米的裝甲鋼、鐵路橋面更是可以相當于8米厚度的裝甲鋼。
就算是擺在那里,用重型航彈或者導彈轟炸,估計都要炸一段時間才可以拆下一小段。
當然別人轟炸跨海大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廉頗號戰列艦就游戈在附近,想當烤雞或許可以試一試。
……
在海峽跨海大橋16公里處,一輛類似于鐵路架橋機的大型車輛,正在迅速的將一個框架模板,延伸都另一個橋墩方向。
每一個橋墩間隔是一公里左右,盡管整體是梁式橋,橋墩之間的橋體結構,還加入了拱橋和拉索結構,相當于一種混合橋。
架橋機不斷延伸著橋體框架模板,而一旁的海水抽水車,則迅速從海里抽海水上來,利用海水和造巖劑快速生成著橋體。
中集集團的橋梁分公司,和中鐵集團的一個分公司,一起負責這個項目。
總工程師李劍平拿起望遠鏡,發現架橋機的框架模板已經到了另一個橋墩邊緣。
已經捆扎焊接好的高強度合金鋼框架,被后面的吊機一個個吊入框架之中,工人們則穿著工作型外骨骼,矯正框架位置,接著用鋼筋將這些框架捆扎或者焊接起來。
看了一眼橋面底下,海面距離橋面高度只有20米不到,根據這一段橋梁設計圖的橋面與海面凈空高度是15米。
事實上海峽跨海大橋的橋面凈空是三起三落分布的,在廈門到第一個人工島之間10公里海面,橋梁橋面凈空高度是100米。
然后橋梁橋面高度迅速下降到凈空只有15米,這一段長度有100公里左右;進入第二高坡段,同樣是兩個人工島之間1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