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從船上下來。
“經緯,給我們安排一個發射場。”
“老李,這幾天沒有發射班次,可能要等下個星期。”秦經緯沒好氣地回道。
李國慶急躁地將發射申請遞過去:“我這個非常急。”
“其他單位的發射任務也非常急。”秦經緯攤攤手,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
“看看。”李國慶一把將發射申請單塞過去。
看了一眼申請單的秦經緯,頓時瞪大眼睛來,優先級指數9.3?仔細翻看了一下,他不得不拿起通信器:
“國豪。”
“收到,秦主任。”
“立刻清空一個發射場出來,有急用,優先級指數9.3的任務。”
“好的。”
半個小時之后,17號發射場被快速清空,準備好了發射程序。
一枚高度70米的運載火箭,被豎立在發射場的發射塔樓上。
從外觀來看,這枚運載火箭和長五家族不太一樣,特別是那四個副助推火箭,頭部竟然不是尖頭型,而是內凹沙漏型。
涂裝的代號是:前進一號—A型
……
忙好了發射準備的秦經緯,急匆匆說道:“老李,發射程序已經完成,可以發射了。”
“那就發射吧!”
秦經緯對著通信器喊道:“前進一號進入發射倒計時。”
“收到。”
前進一號和一般化學能運載火箭發射有很大區別。
那四個助推火箭頭部開始強制吸氣,然后將氣體壓縮進入電離腔里面,核聚變反應爐用最快最狂暴的電能,直接電離壓縮空氣,最后從發動機噴口直接噴射出去。
運載著200噸測試物品的前進一號運載火箭,被等離子體推上天空。
而且隨著火箭飛行速度提升,那四個助推器啟動了主動加被動吸氣模式,大氣濃度非常濃密的對流層、平流層,給運載火箭提供了龐大的加熱工質。
隨著高度提升,空氣越發稀薄起來,前進一號開始使用內部儲備的固體粉末工質。
“報告,前進一號突破卡門線。”
“芯一級分離成功。”
“準備回收……”
在發射指揮大廳的李國慶,連忙和助手一起查看著一系列數據。
其實前進一號,采用的方式就是噴氣式發動機,不過不是將這些壓縮空氣用來點燃化學燃料,而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爐的電能直接電離壓縮空氣。
這是為了壓低運載火箭的燃料載荷比,利用大氣層的空氣作為工質。
前進一號的總重量為850噸,有效載荷為200噸,其中工質為420噸,工質載荷比為2.1。
設計的用途,就是用于藍星—近地軌道—中軌道運輸。
這一次前進一號的測試,便是運載200物品前往新酒泉衛星城,將一批原材料運送過去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