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莎和方歌等人沉默地放下論文。
“生命的枷鎖,何時才能尋得窺門之匙。”林莎輕嘆一聲。
方歌倒是沒有太過于絕望,她現在才24歲而已,留給她的時間還有120年左右。
在場的生物學家、醫學家,都明白想突破生命極限的事情難于上青天,科技越發發展,他們就越發明白對于生命的敬畏。
脊椎動物中亞拉伯拉象龜可以活到250年,這幾乎是脊椎動物的極限;
無脊椎動物中的燈塔水母,可以在受刺激下逆向生長,近乎永生不死;
喬本植物中的龍血樹,壽命可達上萬年之長。
但是這些物種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要么長時間休眠,要么格式化重生,要么永遠固化,它們都將失去智慧。
就如同黃帆等人的論文那樣,病毒共生突破了人體細胞的生命極限,也扼殺了繁衍后代和智慧。
這種巨大的代價,顯然不是方歌和林莎她們愿意接受的,同樣新人類也不會接受這種半死不活的突破。
方歌還是沒有否定熒惑病毒的潛力:“盡管后果嚴重,但是共生病毒我們可以繼續深入研究下去。”
“是不是要加強一下火星前哨基地的規模?”林莎問道。
權衡一會之后,方歌開口說道:“可以,就向科學委員會提交一個擴充方案。”
“那就讓嘉航制定一個頂級生化實驗室方案,提交給科學委員會。”
“嗯。”
……
火星前哨基地。
17名生物研究員進行一次碰頭會,交流了近期一段時間的研究情況。
“黃組,你們那篇論文我拜讀了,真的沒有一個肉球實驗體可以避免后遺癥嗎?”杜朋信冷靜地問道。
黃帆心里面也想有漏網之魚,可惜天網恢恢:“我們進行了12組,一共240個肉球實驗體無一幸免。”
另外兩個組的研究員們頓時竊竊私語起來,聽完了黃帆的解釋,他們才知道想突破生命極限沒有那么簡單。
黃帆岔開這個沉重的話題:“你們兩組的研究如何?”
“基因融合實驗進度緩慢,X基因和熒惑病毒之間倒是可以融合,只是兩者融合之后,突變概率非常大,而且定向變異非常容易失效。”杜朋信邊說邊將實驗報告共享給眾人。
“我這邊倒是挺順利的,目前已經收集了574種特定變異基因片段,正在構建一個專門的基因庫。”江直人同樣拉出基因庫的入口共享給所有人。
本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三組的研究員們一邊瀏覽這些論文、研究資料,一邊討論起來。
黃帆翻看著一個個特定變異基因片段,這些基因片段中有各種各樣的抗性或者功能,有些還非常奇特。
比如,這個00412基因片段,可以讓細胞陷入脫水假死狀態,達到長久維持生命的效果。
根據測試數據顯示,被這種熒惑病毒共生之后,一旦機體遭到重創或者處于惡劣環境,肉球便可以逐步進入假死狀態。
在這個狀態下,肉球仿佛一顆化石,估計可以將生命延長到十幾倍,一旦遇到適合的環境,肉球又會滿血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