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直人他們甚至將肉球放入模擬宇宙環境機里面,這個假死肉球仍然可以維持下去。
盡管這種方法的延長生命,和低溫冷凍艙效果雷同,但是好處是不需要設備輔助。
這個可以應用于緊急避難,特別是外星殖民星、衛星城、宇宙飛船、外星探險之類的。
有時候在附近不一定有低溫冷凍艙,用這種脫水假死模式,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他將這個想法標注在上去。
熒惑病毒的高變異特性,帶來了另一個星球的基因多樣性,對于本來只有藍星基因庫和X基因的新人類而言,可以豐富生物基因的儲備。
基因的力量,集神奇和詭異于一身,里面還有無數的密藏等待新人類去發掘。
碰頭會結束之后,黃帆回到實驗艙,突然面前彈出信息提醒。
點開一看,原來是科學委員會批準了火星前哨基地的擴充方案,計劃在前哨基地東側的平地,建造一座專門的生活研究基地。
規模是150標準艙,標準艙是服務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聯合制定的宇宙殖民太空標準艙。
標準艙:圓柱體,長度16米,直徑6.2米,可以搭配432種預制模塊,適用于小行星基地、衛星城、類地行星殖民地,可改造成為應急飛船、生活艙、實驗艙、儲備艙、駕駛艙、能源供應艙、設備艙等。
150標準艙的規模,比目前的前哨基地還大兩倍多,看來科學委員會對于火星還是非常關注和重視的。
……
很快便將這件事甩腦后的黃帆,繼續研究著熒惑病毒的共生關系。
修補端粒長度只能延長生命,但是對于大腦的退化卻難以阻擋,因此修補端粒長度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案。
要無副作用的延長生命,必須想辦法修補或者逆轉染色體的基因缺失。
人體細胞的每一次轉錄分裂,帶來的后果就是染色體基因序列的缺失,這也是為什么人類在30歲之后繁衍后代,后代出現基因缺陷概率就越高。
可是要如何修補染色體的基因?這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像燈塔水母那的逆轉細胞,后果相當于格式化重生,這種機制對于低級生物沒有什么關系。
但是對于人類而言,這種方式就是克隆人,可以通過意識體保存計算機,然后克隆身體之后,再次回歸身體。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克隆人可以實現另類的永生,實則這是一個錯誤認知。
克隆人的生命永遠短于正常人,因為他們的胚胎細胞是由正常人身上提取的,這意味著細胞已經進行過一定次數的分裂,這些分裂會累計在克隆人壽命之中。
假設一個正常人,他在20歲冷凍了干細胞,正常壽命可以活150年。
那這個人的克隆人最多只能活130年,如果技術不成熟,估計連30年都過不去。
另外靈魂這個東西,也不是永垂不朽的,多次更換克隆身體之后,量子靈魂會出現明顯的缺失情況。
這是生命科學研究院下屬的量子靈魂研究所,經過大量實驗測試之后,觀測到的一個結論,量子靈魂的衰變和染色體分裂缺失,暫時都是不可逆轉的過程。
這是宇宙制定的限制器,直接將的生物卡死在長生門前,那些少數“突破”界限的生物,也是半死不活狀態。
高級生物的生命越長久,對于宇宙的平衡就越不利,因為他們將消耗越來越多資源,可能引發宇宙崩潰。
黃帆等人的研究,注定是一條艱難又坎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