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存在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明物質和暗物質還有一定余量,這個時候宇宙的恒星系之類不會徹底崩潰。
而第二種可能,是明物質和暗物質完全被暗能量吞噬,這就宇宙大撕裂,然后再藍移收縮。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宇宙的未來是大撕裂。
如果明物質生物或者暗物質生命不阻止這一切,紅移膨脹末期就是他們的末日。
畢竟所有的明物質和暗物質都變成了暗能量,連存在的物質基礎都消失了,生命自然不會存在。
魏風解釋道:“明哲,我已經計算好了,零點能虹吸裝置吸收的零點能和釋放的零點能,剛好可以實現平衡,不會因為蟲洞不斷產生多余的零點能。”
“我會慎重考慮。”黃明哲嚴肅地點了點頭。
他自然知道,吸取真空零轉變光子和物質,或者直接利用零點能,可以有效的遏制宇宙加速膨脹。
這項工作也是收割者文明一直在執行的計劃,只有沒有靠近臨界點,就拼命吸收真空零點能,讓宇宙膨脹減速。
翻開第二頁設想,零點能超光速發動機。
“你這個想法倒是和我不謀而合。”
魏風高興地問道:“你也認為零點能可行?”
笑而不語的黃明哲,從自己的研究備忘錄中,將一份三個月之前的隨筆共享給對方。
零點能即暗能量,暗能量的特性就是萬有斥力,而零點能的單位密度決定萬有斥力的強度。
使用零點能虹吸裝置,將虹吸裝置安裝在飛船前方,吸收的零點能不轉化,直接在飛船后面釋放出去。
飛船前方因為被虹吸了零點能,導致零點能密度下降,從而引發空間收縮;而后面因零點能釋放,導致空間膨脹。
前面的空間拉著飛船,后面的空間推著飛船,巨大的空間縮脹差,會讓飛船速度非常快,甚至超光速飛行。
魏風看完黃明哲的隨筆,眉頭緊皺起來,然后又展開虛擬顯示屏,快速帶入公式計算起來。
很快結果便出來了,看著眼前的結果,他沉默了。
盡管這種模式的曲率飛行幾乎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是有一種致命問題——長度。
這個長度縮指飛船的長度。
零點能有自動平衡機制,飛船一邊吸收一邊釋放,如果長度不長,釋放出去的零點能很快就會回流到被吸收的區域,相當于做了無用功。
而要遏制正在自動回流,前提是飛船長度超過10光秒,即長度300萬公里。
魏風吐槽道:“把太陽系拆了,估計都湊不夠300公里長度的飛船,這就不是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情。”
“還有一個折衷的方案。”黃明哲提醒道。
魏風連忙翻開下一頁。
折衷方案也非常簡單,飛船前面依舊吸收零點能,但是這一次零點能吸收之后不直接釋放出去。
而是將零點能轉變為物質,然后通過反物質湮滅產生能量,將所有的物質噴射出去。
前方是空間收縮,而后面則是光子等離子噴射推進。
這一次飛船就不需要300萬公里那么長了,有幾公里長度就可以了。
這種模式的缺點是,速度無法不可能突破光速的,最多只能達到光速90%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