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打完,28:25,太陽隊落后了3分。
因為要照顧大衛李的出手空間,加上為了接應隆多,李壩基本上都在高位策應全局,對籃板的控制減弱,當然在高位的得分效率也是不如籃下的,加上灰熊對他的始終如一的包夾,這些都讓他的發揮不是非常好。
他單節6投4中,其中高位跳投4投2中,加上4罰3中,拿下了11分5籃板2助攻3搶斷3蓋帽1失誤的數據。
要不是他的防守依然強悍,第一節會落后更多。
比分落后,李壩第二節繼續上場。
前半節他搭檔小加索爾,和搭檔大衛李的效果差不多,籃下四個人很擠。
主教練斯科特布魯克斯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實際在隊內訓練賽中,他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但大衛李上賽季表現太出色了,全明星級別的實力,考慮到球隊首發陣容的進攻能力,他還是用大衛李打首發四號位。
不過這場比賽告訴他,大衛李搭檔鐵錘打一般球隊沒問題,但打灰熊這樣的總冠軍級別強隊,不行。
打這種級別的球隊,他必須要讓李壩的能力全部發揮出來,甚至超級發揮,而不是限制他的發揮。
下半節,他換下了小加索爾,上了迪奧。
這一換,效果立即出來了。
迪奧拉出去打,他還有三分,灰熊不可能放,油漆區一下少了兩個人,李壩對油漆區的統治力一下就爆發了出來了。
哪怕大加索爾和科特托馬斯包夾他,但依然無法過多限制移動能力更出色的他。
人一少,他對進攻籃板的保護也一下上來的,球隊的二次進攻也多了起來。
布魯克斯將這個內線組合一直保持到了比賽結束,雖然比賽最后還是輸了,但他看到了陣容變化帶來的好處。
好處之一,李壩上場44分鐘,拿下了27個籃板,其中有11個進攻籃板球,遠高于前七場的場均籃板數和進攻籃板數。
好處之二,球隊的進攻更多樣化了,不僅有李壩的低位進攻,還有迪奧的中距離,也有吉諾比利和托尼阿倫的突破,還有迪奧與吉諾比利的三分。
好處三,迪奧拉出去,讓灰熊無法對李壩實施三夾一,讓對手的防守難度加大。
他心中有些想法,想和大衛格里芬談一下。
李壩這場依然打出了三十加二十+5*5的表現,不過沒有三雙四雙,主要是灰熊的內線進攻不多,大加索爾都是拉出去打,光靠對外線的協防,湊不夠三雙。
前八場比賽,太陽7勝1負,立即退出了聯盟并列第一的寶座。
而這一退,在西部排名中,也從并列西部第一,一下退到了西部第四,前三分別是全勝的湖人和小牛、灰熊。
第二天上午,斯科特布魯克斯約了總經理大衛格里芬,一起商談陣容的問題。
兩人談了一下,斯科特表明了他的意思,球隊低位球員太多,沒有能拉出去打的內線,這不得不讓李壩拉出去打,這肯定不行,球隊必須要通過交易解決這個問題。
格里芬考慮之后問道:“大衛·李,馬克·加索爾,伯瑞斯·迪奧,安東尼奧·麥克戴斯,四個內線,你想留下誰?”
“馬克加索爾,他是鐵錘的第一替補,迪奧可以打四號位首發,但弱了一些,打替補更好,如果用其他兩個換一個不錯的四號位首發,那更好。當然,如果用迪奧和麥克戴斯換來一個首發大前鋒,讓大衛李打第六人,那是最完美的”
斯科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