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一休和尚最聰明,腦子最靈光,撈錢也是一把好手和界町的商人們關系最為密切。
一休和尚曾經有這樣一個典故,某一天一位界町的商人因為債臺高筑,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想要自殺。
一休看見這位想要跳河自殺的男子,就問他除了死以外,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商人搖了搖頭,痛苦地表示除了死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一休再問,你家中難道什么都沒有了嗎?
商人回道,家里除了一個年幼的七歲小女兒以外,實在是山窮水盡,什么都沒有了,根本就沒有東山再起,還債的本錢了。
一休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笑著說道,“誰說施主你沒有本錢東山再起的,你家里不是有一個女兒嗎?你女兒不就是你的本錢嗎?只要將你的女兒嫁出去,找到一位乘龍快婿幫你還債,不就可以東山再起了嗎?”
“大師,可是我的女兒才七歲,什么樣的乘龍快婿才會娶七歲的小姑娘啊,您別在這個時候開我玩笑了。”商人愁眉苦臉,他的女兒既不是天姿國色,就算是,現在才七歲,又有怎樣的男人才會迎娶一位七歲的小姑娘作為妻子。
“我啊!”一休和尚用手指了指自己,一本正經地說道,“難道我就當不得你的乘龍快婿。”
“大師,求你了,我的女兒才七歲,你還是和尚,別開玩笑了,你可是大師啊.”
“和尚又怎么樣,大師又怎么樣,我這個和尚,這個大師,就是喜歡你七歲的女兒,我就是要娶幼女當老婆。”
商人看著信心滿滿的一休,再想了想自己家里的債務,只能答應一休和尚的條件,然后按照他的要求,全城公告一休和尚要舉行婚禮,結婚了。
頓時,一休和尚要結婚的消息一傳出來,整個京都都轟動了。雖然后世的僧人能夠吃肉喝酒娶老婆都還是正經和尚,但是這都是明治維新時期為了打壓佛教故意允許的,在以前的時代,除了凈土真宗之類的教派,其余宗派的和尚都是要遵守戒律的,至少是要在明面遵守。
世人們議論紛紛,在一休結婚那天紛紛參加一休的婚禮,一休數了數了數世人送的禮錢,覺得錢夠了之后就把錢交給商人脫下自己新郎的服裝,說,“這些錢夠還債了,你的女兒我不要,你的女婿我也不當了,我還是繼續去當和尚吧。”
一休和尚隨性灑脫,離經叛道,可是不得不說這位大師想要經商弄錢的話必然會是一位高手。
這年頭幕府窮,朝廷更窮,應仁之亂后,朝廷和皇室的領地遭到各地大名的侵吞,朝廷的收入大幅下降,以至于朝廷變成真正的有名無實。
以前足利幕府強盛時,朝廷再不濟能夠充當禮儀性機構,現在幕府一衰落,天皇的地位更是連傀儡都不如。
歷史上過年吃不起年糕,去世之后沒錢下葬的天皇,就是當今的后土御門天皇。
宮中的宮女成為流螢需要賣身才能夠養活自己,攝政關白之類的公卿大臣更是親自下場批改字畫謀生,簡直就是丟盡了公卿貴族的臉面,然而這就是應仁之亂后天皇和公卿們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