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帆微笑說:“放心,若若肯定會答應,爺爺和爸爸是布置姥爺的餐館嘛。”
一家人這么商量著,又有客人進門來,直接便喊著點餐了:“老板,來一份牛雜面,再來一碟鹵味拼盤,還要一個紅燒獅子頭。”
馮一帆立刻答應著說:“好的,請找位置坐下來,馬上就來。”
隨著蘇記中午提供的小食越來越多,中午可以點的搭配炒飯和伊府面的種類也很豐盛,很自然吸引到周邊好幾個街區的食客前來。
甚至這段時間,午餐時候的收益,比晚餐都要高出不少。
這讓馮一帆都忍不住在想,是不是晚餐干脆也提供炒飯還有面條和點菜一起?
原本只有十張大桌的話,或許這樣的想法不太可行,但如果是把大桌全部換成四方小桌。馮一帆覺得一切都變的可行了。
很多國內的餐館,通常會把更加專業的燒菜,和那種炒飯以及面條給相互分開來做。
就像是蘇記,一直都是中午提供炒飯和面條這樣的快捷小食,然后晚上主營就變成炒菜。
可實際上,隨著時代發展,人們開始逐漸習慣一種多元化的結合。
像是國外的餐廳,也都是會把主食和餐點交替呈現。
馮一帆覺得,或許自己也可以把蘇記打造成那樣的一種餐館。
晚上來蘇記,你可以是三五朋友點菜暢飲,品味精致菜品的味道。
也可以是沖著吃飽了來,只點那么一兩道特色菜品,搭配上炒飯和面條等主食。
想到這樣一種交替方式,讓馮一凡突然覺得,妻子直接要20張四方桌,確實是一個很棒的決定,能給蘇記帶來更多選擇。
此刻,馮一帆想起了前世記憶中,他后來自己經營的私廚小館。
那時的他,便是非常隨心所欲,每天推出特色菜單中,總會把各類菜品和主食參雜其中,更是把全球各地不同味道搭配。
而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那時私廚小館布置格局,反倒是和蘇記即將布置的樣子很像。
回到這里,馮一帆不禁在心里想:或許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注定。
心里想著這些,馮一帆也已經踏進后廚,接著便開始準備前面所點的各種餐點。
林瑞峰幾天下來,逐漸適應師父的節奏。有些東西不需要師父時刻提醒,會提前幫師父做好,比如提前下好面條,等著師父的澆頭出鍋。
這也是讓馮一帆節省不少時間,即便是稍微走走神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中午的忙碌一直持續到午后兩點,差不多已經多少客人來,餐館到這里也算是結束午間營業。
馮一帆現在為了讓大家午后都能休息,索性在中午的時候,也會在門口掛上暫停營業。
既然蘇記有規矩,那么一切都按照規矩來吧。
什么?你中午晚了?沒吃到嗎?
都兩點半了,你跑來說要吃午飯,那蘇記還真是沒辦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