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樣東西都是經過了處理,然后被冷凍上的。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樣處理之后運輸起來,不再像是直接運輸鮮蝦那么容易。
雖然冷凍了之后,可能會破壞原本新鮮的那份鮮味。
但是讓馮一帆打開包裝,發現無論是蝦籽、蝦腦還是蝦仁,都還算是比較新鮮。
用非常密的篩網,首先對蝦籽進行一番沖洗。
濾干凈了水之后,將蝦籽直接全部下鍋,放入蔥姜和一點點的料酒,用小火對蝦籽進行煸炒。
這個過程是非常耗時的,因為絕對不能用大火,必須要用小火慢慢煸炒,所以真的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通常都是在一個小時以上。
馮一帆在煸炒過程中,還抽空把蝦腦以及蝦仁也都進行了一番處理。
蝦腦也是需要用油進行煸炒,大概變色之后就可以了。
蝦仁則是要用淀粉蛋清攪拌,為了保持新鮮滑嫩,在抓拌均勻過后,還要用油給封上一層,這樣不會讓蝦仁等待太久變干。
之后,一邊繼續小火煸炒鍋里的蝦籽,一邊另起一口鍋,用另外的青蝦熬煮一鍋湯。
這一步實際上也很關鍵,如果不用鮮蝦熬煮的湯汁下面條,可能就會沖散了原本鮮蝦的鮮味。
那么吃起來,也就沒有了蝦籽、蝦腦、蝦仁這三樣的味道。
當然馮一帆同樣是把蝦仁剝出來,然后將蝦殼放進鍋里稍稍煸炒一下,之后注入水去進行熬煮。
到這里一切都算是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需要耗費時間去加工了。
一邊熬煮湯汁,另一邊慢慢煸炒這蝦籽。
這個過程里,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訣竅,主要就是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正當馮一帆忙碌的時候,石晉斌走進了后廚里來。
一進來,嗅到了蝦籽、蝦腦還有鮮蝦湯的香味,石晉斌立刻驚呼:“香,真的是太香了,好多年沒有聞到這個味道了。”
石晉斌當初在蘇記學徒的時候,自然也是對這三蝦面不陌生。
只是后來回到北方去,也就再也沒有吃過這個東西。
主要還是這碗面實在是太金貴了。
必須要用新鮮的蝦籽、蝦腦和蝦仁來做澆頭,而且只有在這初夏時節,青蝦開始抱子的時候,才是吃的最佳時節。
雖然可以空運鮮蝦去北方,然后進行一番加工的,但是那樣一來可能更加耗費人力財力。
所以在北方這些年里,石晉斌也是沒有再吃過這碗面。
如今再次嗅到了香味,已經瞬間勾起石晉斌對于這碗面味道的懷念。
馮一帆看到師伯進來,趕緊說:“師伯,您幫我看著火,我上樓去把我爸給背下來,大家現在外面坐一坐,蝦籽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石晉斌笑著說:“行,你去吧,我給你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