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帆的三種做法,全部都是中式的做法。
首先是切塊包裹面衣油炸,這有點像是中式的油炸丸子感覺。
其次是羊肚菌釀肉,然后會用專門的湯進行燜煮。
最后是用剩下一點邊角料來做黃金炒飯。
每一樣都是中餐的做法,但是如果要用在和牛上,就必須要對火候把控很好,否則和牛肉可能就會被徹底毀掉。
當馮一帆把干羊肚菌泡水后,挑選出幾個個頭差不多的出來。
將口子給剪開一些,然后在內壁上先涂抹上一層淀粉,然后再將裝入裱花袋里的和牛肉餡灌滿一顆顆的羊肚菌。
灌滿了之后,直接放入水中進行汆燙。
時間不能太長,否則里面和牛肉餡就老了,只是要讓羊肚菌汆燙熟就好。
汆燙完畢后,擺在一個小碗盅里面,再把提前準備好的高湯加入其中。
如此一碗羊肚菌釀和牛肉的清湯便算是完成了。
下一步,把腌制好的和牛肉塊拿出來,吸干上面的水分后,鍋上調配好的面衣。
面衣是用淀粉,加入一些鹽、黑胡椒、以及一點點香料粉,并且還要加入一些蛋清,調配出來的一個面糊,有一點點類似脆皮糊的感覺,不同的是這個是帶有一些味道的面糊。
然后就是把油燒起來,油溫直接升到七八層的樣子,然后下入這牛肉塊。
迅速用高溫的油炸,定住外形的同時,并不能長時間去油炸,差不多表皮變色后就要給撈出來。
馮一帆跟三個徒弟解釋:“如果油炸時間太長的話,里面的和牛就會變老了。”
撈出來之后,馮一帆用刀切開了其中的一塊。
看到師父直接手拿著用刀切開,寧誠有些驚訝:“一帆叔,您,您小心燙啊。”
馮一帆微笑說:“沒關系,不算燙的。”
林瑞峰笑著說:“我們廚子的手,那肯定是不能怕燙的,師父的這雙手,用網上一些網友的話說,這可是無情鐵手。”
馮一帆已經切開了,順手輕輕拍了林瑞峰一下。
“你小子最近挺神氣啊?看起來是越來越自信了是嗎?都敢這么說師父了。”
林瑞峰趕緊說:“師父,我不敢了。”
馮一帆笑著說:“有什么不敢的,這種話可以說的,我又不會怪你,不過你別光只顧著說話,忘記學東西。”
說著馮一帆把切開的和牛肉塊切面給三個徒弟看。
寧誠看了立刻說:“一帆叔,這個是不是沒熟啊?怎么還有血?”
馬小龍說:“那不是血,這個是這種和牛肉滲出的汁水,這說明師父烹飪手法非常到位,沒有破壞里面的這份鮮嫩。”
馮一帆笑了笑說:“果然還是小龍比較懂行啊。”
隨后馮一帆把剩下的讓馬小龍等一會去切開,自己則是去準備最后一道的黃金炒飯。
黃金炒飯,顧名思義,肯定是要呈現出金黃色。